夫妻已形同陌路,路遥为何去世前才肯离婚?并非只是为了女儿
夫妻双方在离婚后,仍可能因为子女抚养问题产生纠纷 #生活常识# #婚姻家庭#
如果是在往年,11月的西安城,是还用不着暖气的。可是在这一年,刚过了10月,便有寒潮袭来,大雪纷纷,四周一片苍茫。就在这个不同寻常的11月,享誉文坛的天才作家路遥,与他热爱的世界告别了。
路遥卧病中
这一天,是1992年11月17日,彼时路遥才42岁。
文星陨落,比严冬带来的寒冷更痛彻骨髓,而更令人寒心的是,路遥在去世前三天,不得不含泪签下了离婚协议书。
在签下离婚协议书后,路遥悲伤之余,应该是轻松的,毕竟早在五年前,妻子林达就跟他提出了离婚。而路遥却一直选择回避,拖到如今。
而在这五年里,路遥的日子,过得是狼狈又窘迫,见者无不心酸。
1982年,虽然中篇小说《人生》已经让自己功成名就,但路遥的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他想写一篇浩瀚的长篇小说。
为了写好这部小说,路遥提前三年做了筹备工作,他去揽活,放羊,野地里睡觉,下井放矿工……体验了各种生活,收集了需要的材料。
1986年,路遥开始进入写作模式。
在那收集材料的几年时间里,因为聚少离多,路遥和妻子林达的情感出现了裂痕。而为了断绝诱惑和喧嚣,在创作该小说第一部时,路遥躲进了一个偏僻的煤矿办公室。待第一部完稿时,一个冬天已经过去,路遥和妻子的感情,也成了强弩之末。
路遥、林达与女儿
在创作第二部时,路遥仍旧选择了一个偏远的陕北县城,在此期间,妻子林达终于向他提出了离婚。路遥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那几年,路遥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当时与路遥同住作协大院的贺艺(路遥女儿干爸)称,路遥因为太投入创作,常常饥一顿饱一顿,有时晚饭都没吃,到深夜实在饿的不行,才会敲开邻居的门要个冷馍或者黄瓜。冬天时甚至只啃一根大葱就应付过去了。有一次白天,他发现路遥自己出去买了两个馍,在厨房里自己拌面疙瘩,路遥还假装得意地说:“我拌的面疙瘩最好吃。”
路遥正常的一日三餐,似乎都无人过问,导致他成为了朋友贺艺家中的常客,而女儿路远也经常跟随路遥去蹭饭吃,这不禁让人疑惑,路遥的妻子,路远的母亲林达,都哪儿去了?
当然,除了一日三餐无人问津,路遥连御寒的东西,也只能托别人帮忙。贺艺回忆道:
1986年前后,路遥进入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深入生活、构思创作阶段。有一天,路遥又送来了两斤棒针毛线,求我爱人给他打一件高领毛衣。我爱人推开手头的事,连夜为他赶织,很快就织好了,赶上了他深人生活去陕北时穿上这件称心的毛衣。 后来,榆林的一位朋友送给他两斤深绿色的毛线,我爱人又为他织了第三件毛衣。织毛衣,在当时是所有女子必备技能,可是明明有妻子的路遥,却只能求她人帮忙。这其中隐藏多少无奈和心酸?
路遥的婚姻陷入了危机,显然他自己也很懊恼,他的弟弟王天乐后来回忆:
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时,路遥在感情和经济方面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时长达半年没有一次性生活,自己作品里的漂亮女人们是他最好的情人。他经常是一边流泪,一边写作,到了后来眼睛三天两头出毛病。由此可见,当时的婚姻问题让路遥感到相当的困惑和焦虑,以至不得不和弟弟诉苦。
在这一段婚姻里,路遥已经得不到一个正常家庭应有的温馨和生活上照顾,妻子已经是个摆设。而彼时的路遥,在文坛中有了一席之地,崇拜者和爱慕者俯拾皆是,他为何没有答应林达的要求,非要抗到快去世才签那一纸协议呢?
关于这个问题,路遥曾和弟弟王天乐说过原因,是因为不想让女儿失去妈妈,成为单亲孩子。
这自然是最好的、也是最可信的理由。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同为陕西作协的作家冷梦后来回忆道:
当他夫人同他闹离婚的时候,有人劝他离了算了,路遥这时反问一句‘像我这样的人,谁会跟我’老天爷,路遥居然不相信,天下会有很好的女人会真正爱他……”说到底,是因为骨子里的自卑,使路遥不愿意接受和妻子离婚这个现实。
路遥和林达的结合,多少是带有功利性质的。路遥是贫农出身,却酷喜读书,在文字中拓展了视野和思维,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婚姻观。在林达之前,有位本地的女孩跟他表白,甘心包揽下所有地里的活让路遥坐在家读书写字,路遥却慌不择路逃了,后来有人问他为何不选一个知根知底的结婚?他略带愠色说到:
“本地女孩子能供我上大学吗?不读大学,一辈子沤农村里吗?”而林达的出现,满足了路遥对妻子的全部幻想。林达是北京清华附中学生,父亲归国华侨,母亲亦在华侨办工作,可谓书香门第。
林达生得不惊艳,但胜在性情爽利,聪明大方,又有一身好文采,谈吐见识都是女孩中的翘楚。
所以,和林达在一起后,路遥对其是为马首是瞻,当时与林达一块插队的邢仪(画家)回忆,凡林达要求的,路遥总能竭尽所能满足。
路遥的自卑,让他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好的女孩子。正因此,即便妻子林达提出离婚,他也选择不去面对,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知道林达在北京已经办好各种接收手续,路遥才接受这段感情彻底无法挽留的事实。
当然,一段婚姻的破裂,绝非是单方面的原因。当年用每月38元工资供路遥上大学的林达,决心离开这男人,绝对是有缘故的,就目前来看,至少有三个原因:
其一,两人对婚姻的要求不同。林达出身小康家庭,她与众多女子一样,只希望拥有一个体贴自己并保持正常夫妻生活的丈夫。而路遥则希望她的妻子能帮助到他的学习和工作。两人都给不了对方想要的,与其内耗,不如分道扬镳。
其二,路遥的“穷讲究”路遥小时候受尽了穷,常常饥饿到崩溃。可是有条件后,路遥仍不讲究饮食穿着,反而对好烟和好咖啡感兴趣。他抽的烟永远是最好的,在八十年代初,路遥抽的烟就有二三块钱一包,每天两包。一个月下来六十包烟,可他的工资才一百多元。
此外,他喜欢去消费昂贵的西餐厅。女儿要野餐,他为她跑遍了西安城,只有一家酒店有三明治,每块三十元,他买了两块。是普通上班族一个月工资。
这样的“穷讲究”,使路遥每月入不敷出。
其三,路遥好面子路遥小时候是过继到大伯家的,而原本家中的兄弟姐妹能力有限,所以两对父母都指望路遥养老,此外,家里的穷亲戚每每都来和这位闻名全国的作家打秋风,路遥好面子充好汉,把自己当成了宋公明,难免外债高筑。
这几个毛病,在任何一桩婚姻里,都是禁忌。所以, 林达和路遥,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却非要强融,最终只能各自扎了一身刺黯然分开。
不过,幸好因为他们的强融,毕竟如果没有林达最初的支持和婚姻中的付出,路遥就不可能读大学,更不可能婚后还能撇下孩子去写不朽名篇《平凡的世界》。
路遥去世至今,已然28年,但在这28年中,路遥与他的作品仍在感动着成千上万的人。
某网络调查中,在“对你影响最大的当代作家”一项中,路遥以89%的占比遥遥领先。
耗尽他身体“库存”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目前已经销出2000万册,每年还在以300万册的速度增长。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盗版书、电子书,也就是说,凡识字者,大多都读过这本书。
经过三十年的时光淘洗,《平凡的世界》为何还能拥有如此知名度和好口碑?无非是因为在这部书里,每个人都能照见自己的影子,都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它影响了成千上万人的价值观。
网址:夫妻已形同陌路,路遥为何去世前才肯离婚?并非只是为了女儿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47910
相关内容
路遥:爱情比孙少平还曲折,43岁离世,临死前妻子提离婚沈渡:我只是重伤,并非已死
2千万畅销书的路遥,为何死后给独女留一叠欠条?他的稿费呢?
大作家路遥是如何以生命为代价,写成的不朽经典《平凡的世界》
路遥:一天抽3包只抽好烟,6年抽掉三五套房,一生只攒下一万块
江珊 离婚17年为了女儿没有再婚,现在已经53岁的她依然容颜不老…
为何张柏芝离婚后又生下三胎?
其实当时浣碧撞棺并非为了殉情,两情相悦才称得上殉情
龙生龙凤生凤,看到张杰的双胞胎女儿后,才懂谢娜为何不愿公开
明明之前是薄嘴唇,为何 辛芷蕾如今变成了“三瓣嘴”?真相曝光才知并非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