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伯庸携“见微”系列图书做客青岛书城 探索创作与阅读的更多可能性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宝库:阅读城市历史书籍或借阅本地作家的作品,探索城市文化渊源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文化解读#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
“写作是开心的事,也是一种享受”“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对写作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一本在写作,一本开展前期调研,一本进行构思准备,将创作过程循环起来,保持固定的写作频率”“每个人都有一个隐形的老板,那就是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也很重要……”5月25日10点,作家马伯庸做客青岛书城,在青岛书城一楼的城市课堂,举办了“见微”系列作品分享会,与读者朋友们近距离交流,畅谈写作过程中的趣闻逸事,探讨阅读和文字背后的温度与惊喜。
活动现场互动热烈,掌声不断。分享结束后,读者与马伯庸合影留念,并排队参与签名环节。
作家马伯庸,他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骏马奖得主。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逻辑进行创作,画面感和故事性代入感极强。代表作有《食南之徒》《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多部作品更是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成功实现了从文学到银幕的转化,均有不俗市场反响,并赢得了观众口碑。
“见微”系列图书介绍
《长安的荔枝》
“原来我连做噩梦都在工作啊……李善德顾不得感慨,赶紧拿起舆图,算起行程来……”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
《太白金星有点烦》
“未知的隐患,比确定的危险更令人心神不宁……”太白金星李长庚最近有点烦。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西天取经”的重大项目,他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稳取经成佛。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来的条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头万缕、做不完的繁杂琐事。当大闹天宫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牵扯出无数因果,李长庚发觉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越加渺茫。
网址:作家马伯庸携“见微”系列图书做客青岛书城 探索创作与阅读的更多可能性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55248
相关内容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受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曾获朱自清散文奖知名作家马伯庸现身深圳龙岗图书馆,分享读史心得与创作之道
马伯庸走进大学聊创作
马伯庸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畅聊“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
马伯庸,履职南大教授
作家马伯庸,履职南大教授
马伯庸南大开讲“历史小说中的‘考据与虚构’”
世界读书日前夕 作家马未都做客京东图书采销直播间解读《背影》
马伯庸:跟着苏轼学历史
马伯庸再添新职:将被聘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