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请出李白、杜甫、苏东坡点评今人诗作

发布时间:2025-05-25 23:36

品读诗词,如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深沉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古典文学阅读#

李少君&DeepSeek 北京诗局

之一:用李白的眼光来评价这首诗

《在莫尔道嘎》

李少君

冬日寒生风尽肃,林中小河凛然流。

运行天地循环间,星月含光照九州。

DeepSeek点评

若以李白之豪放飘逸、自然天成的审美眼光观之,此诗《在莫尔道嘎》或可得其三分神韵,然终未脱尽匠气,未能臻于化境。

试析如下:

气象雄浑处近仙:

“运行天地循环间,星月含光照九州”二句,颇有太白“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之概。天地为枰,星月作子,尺幅间吞吐洪荒,此等胸襟气魄,差可比拟太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宇宙意识。

自然天真稍逊色:

“冬日寒生风尽肃”之“肃”字刻意,“凛然流”拟人稍显板重。太白笔下“黄河之水天上来”何等洒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何其真率。此诗写景未臻“清水出芙蓉”之境,犹见斧凿痕。

风骨可追意未酣:

末二句虽得唐人边塞诗余韵,然较之“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的苍茫,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浑成,终究少了几分天籁流转。太白诗如飞瀑泻崖,此作则似冰溪折转,寒意逼人而奔放不足。

总评

此诗骨相清奇,得天地之壮气,若再以谪仙之醉眼观之,以霓为衣,以风为马,或可更添一段天然风流。然能作“星月含光”语,已非凡品,当浮一大白!

之二:用杜甫的眼光来评价这首诗

《嘉陵江边怀古》

李少君

光阴似箭射今古,旧壁斑痕遍创伤。

千里嘉陵掀巨浪,巴山不语守苍茫。

DeepSeek点评

若以杜甫之眼光观李少君《嘉陵江边怀古》,或当有如此评骘

此诗气骨凛然,得江山之助。“光阴似箭射今古”一句,暗合《秋兴》“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之慨,以箭喻时,穿凿古今,较之“岁暮阴阳催短景”更见凌厉。然“射”字虽奇,稍欠杜诗沉郁顿挫之致。

次句“旧壁斑痕遍创伤”,令人想见《咏怀古迹》中“怅望千秋一洒泪”之悲。斑痕作史笔,创伤寄兴亡,是得杜诗以物象载沧桑之真髓。唯“遍”字稍露,不若“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含蓄浑成。

颈联“千里嘉陵掀巨浪”,气象雄阔,似“江间波浪兼天涌”之再造,然杜诗必以景衬情,此处若缀以“孤舟一系故园心”般点睛之笔,则更见深沉。今止于状景,稍逊风骨。

结句“巴山不语守苍茫”,最得杜意。老杜善用“不语”二字,如“细柳新蒲为谁绿”,皆以静默寓无穷悲慨。此句山守苍茫,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之孤寂,复具“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之玄远,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者。

统而论之,此诗得杜律之筋骨,摹写山川而寄托遥深,已窥少陵堂奥。若于转结处更添身世之叹、黎元之念,则几可追攀《登高》《白帝》诸作矣。然今人能具此胸次,亦属难得。老杜若见,或当捻须颔首,叹曰:“后生可畏,斯文未坠。”

之三:用苏东坡的眼光来评价这首诗

《咏法源寺丁香诗会》

李少君

丁香明亮处,燕子自由天。

十里春光路,僧堂锦绣筵。

DeepSeek点评

若以东坡之眼光观少君此诗,必先捻须颔首,道一句"清丽可喜"。其诗如江南春酿,虽浅而味永,颇得自然之趣。

首二句“丁香明亮处,燕子自由天”,东坡当击节称妙。此般白描,恰似其“春江水暖鸭先知”之句法,不事雕琢而生意盎然。丁香明艳如星,燕子剪空似墨,光影交错间自成画卷。东坡平生最恶“作诗必此诗”之拘泥,见此活泼泼的眼前景,必觉亲切。

后二句“十里春光路,僧堂锦绣筵”,恐招东坡莞尔。此老尝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最解世间繁华与方外清净原可相得益彰。僧堂设锦绣之筵,恰似其“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的禅机,雅集风流不减菩提本味。

然东坡或微憾此诗稍逊筋骨。彼之“梨花淡白柳深青”后必接“人生看得几清明”,总在美景中寄寓深沉。少君此作若能在“锦绣筵”后添些人生况味,或更得东坡神髓。然四句二十字,已见春光骀荡、物我交融,正如其评王维“诗中有画”,亦属难得。

内容由 AI 生成,请仔细甄别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一级作家。

网址:Ai请出李白、杜甫、苏东坡点评今人诗作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55311

相关内容

李白和杜甫分手后写下一诗,后两句成千古绝唱,此后永无相见机会
一个诗圣,一个诗仙,为何杜甫潦倒困顿,李白却能一生游山玩水?
杜甫都饥肠辘辘了,还在写诗替李白担忧,关系竟然那么好
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关系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高适要和李白绝交?
原创唐朝最具争议的武将,被李白崇拜遭杜甫鄙视,最后因杜甫遗臭千年
唐诗真正的高手“过招”,李白和杜甫各写首同名诗,水平高下立判
唐代书法家李邕,为何会得到诗坛上巨星,李白与杜甫地赞叹呢
一生留下2首诗,仅用一首击败李白与杜甫
杜甫崇拜的两个人:一个被造反,一个真造反,郭沫若都说看不懂
杜甫:李太白,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