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三弦书传承人薛卫滨

发布时间:2025-07-03 08:42

《三国演义》讲述了历史上的英雄争霸,情节扣人心弦。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经典好书#

薛卫滨在工作室内直播弹唱三弦书。

薛卫滨和徒弟高彩芳(左一)、秦小艺(左二)、刘艳龙(右)在工作室排练节目。

薛卫滨在坪头乡墕口村,走访老百姓,获取创作灵感。

薛卫滨传授儿子薛梓皓三弦技艺。

薛卫滨在收听整理临县说书前辈们的口述作品。

向徒弟传授三弦说书技巧。

在家中创作。

剪辑演出的视频。

薛卫滨和徒弟们在演出。

薛卫滨受邀在离石区开展三弦书培训。

6月29日,在位于吕梁山的离石区坪头乡戏台上,惊堂木乍响,薛卫滨怀抱三弦,竹板击节如骤雨叩窗,右膝铜铲和鸣似古寺钟荡。只见他左手拇指扣琴杆如鹰爪擒枝,右手骨片在弦上翻飞似灵蛇吐信,喉头滚动间,一句“哎——哟!”破空而出,声带震颤如绷紧的牛筋弦——这便是黄河东岸传承近两百年的临县三弦书。

旧时,这门技艺被称为“瞎子说书”,是盲艺人赖以谋生的“讨饭家伙”。他们背着三弦游走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在祭祀场、红白事、农家院说唱度日。随着时代变迁,盲人就业渠道拓宽,电视网络的普及更让传统书场日渐冷清,三弦书几成绝响。

2012年,薛卫滨从师父康云祥手中接过斑驳的三弦时,全县仅剩十余名老艺人。2016年,临县三弦书被列入省级非遗后,薛卫滨踏遍吕梁山的沟沟峁峁,用260小时影像抢救下《珍珠汗衫记》等濒临失传的书目。2020年底,他组建起一支年轻的说书团队,将这门“瞎子艺术”带出了山乡。

令人欣喜的是,传统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虽已式微,三弦书却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在文旅推介会上,它是展现黄河文化的活态名片;在网络直播间,它成为连接城乡的情感纽带;在文化下乡演出中,它又化作乡村振兴的艺术载体。更让人欣慰的是,薛卫滨20岁的儿子已开始研习这门祖传技艺,让艺脉得以延续。

肘击铜铲如惊雷炸响,骨片刮弦似金戈铁马。这柄曾浸透盲艺人血泪的三弦,终在文化自信的春风里重获新生,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奏响了一曲守正创新的时代弦歌。

摄影报道:刘亮亮

网址:临县三弦书传承人薛卫滨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65272

相关内容

临县三弦书传承人薛卫滨
儒雅风范赵滨 孤舟 赵滨
“滨滨”“妮妮”亮相哈尔滨火车站
两会声音丨顾卫英:不断探索昆曲传承创新 让老树开出新花
虞书欣柴迁办记录册 迫不及待想见到这个卫叽叽啦!
胡欣:“密语”女书“解密人”
虞书欣 虞书欣早期 虞书欣嘘国王在冬眠 卫枝 嘘国王在冬眠定档
传承创新雕玉石(传承)
真是让人泪流满面, 薛八一
薛凯琪你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