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青青走进郑州图书馆讲述光影中的张爱玲

发布时间:2025-07-14 12:16

《人生如梦》- 张爱玲:通过细腻的生活描绘,讲述人生的无常与真实。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生活哲学书籍推荐#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张梦琳

7月12下午,郑州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天中讲坛】“风雅颂”文学系列邀请作家青青,做了一场题为:光影与文字的碰撞:从电影《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谈张爱玲小说的文字魅力的文学讲座。以《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等影视改编作品为例,与大家深度探讨张爱玲的文学创作。让我们在光影之外,重新回到文字本身,领略张爱玲文字的独特魅力。来自全省各地张迷,文学爱好者、学生等八十余人听取了讲座。

青青的讲座以其深厚的文学积淀与创作实践为依托,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启发的文学和光影盛宴。张爱玲文字意象繁复而独特,奇绝的譬喻构建出一个充满细节的世界。无论是《倾城之恋》中命运的无常,还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情感的纠葛,她总能以冷峻的笔触,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与无奈。她的文字,悲观情绪与苍凉基调贯穿始终,直击人心,却又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当这些经典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张爱玲文字中的独特魅力却难以完全复刻。光影流转中,那些深邃的内涵与细腻的情感,往往面临难以跨越的鸿沟。

作为《在一切潮流之外——张爱玲传》的作者,她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张爱玲小说特点,回答了张爱玲是谁,张爱玲的小说为何总被李安、许鞍华等名导演看中,拍成电影。那就是张爱玲的文字超越了时代性,她更注重人性的复杂和幽微,对都市人复杂人性的精准扑捉,让她笔下的故事和人物具有当代性,导演们愿意借她的故事,去探讨永远没有答案的人性难题。让观众看到人性里的那些共通的挣扎——爱与不爱之间的算计,理想与实现交缠,尊严和生存的拉扯。

每个导演都带着自己的经历和视角解读张爱玲,这种一千个导演就有一千个张爱玲的可能性,正是张爱玲作品生命力的最好明证。

青青更以自身丰富的写作经验为例证,生动诠释了创作者如何在艺术性与思想性之间寻求平衡,展现了文学从光影呈现到文字内涵不可抵达的遗憾。

影视改编为张爱玲的作品提供更广阔的传播载体,光影虽然再现了故事场景,却难以再现张爱玲文字那些只可意会的幽深和苍凉。青青以陈冲饰演的《红玫瑰和白玫瑰》里王娇蕊和周润发饰演的《倾城之恋》的范柳原为例,具体分析了张爱玲文字不可抵达之妙。

青青层层递进的分析和解读,既为观影者提供了方法指导,又以通俗化的表达启发文学爱好者对文本深层价值的思考。在场的评论家程云说:青青的讲座不仅是光影张爱玲的分析,更是一次文学精神的唤醒。

青青,原名王晓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日报高级记者。在紧张的新闻工作之余,她创作出版了《落红记——萧红的青春往事》《在一切潮流之外——张爱玲传》《访寺记》《王屋山居手记》等作品,其中《白露为霜》荣获孙犁散文奖,《落红记》获第二届杜甫文学奖。

网址:作家青青走进郑州图书馆讲述光影中的张爱玲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67535

相关内容

作家青青走进郑州图书馆讲述光影中的张爱玲
探寻张爱玲的文学世界和人生传奇 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即将绽放郑州
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走进郑州
“粽”情端午 悦享书香,郑州图书馆文化味浓
潘磊:乔叶的郑州书写|走近名家
芳华传奇再临深圳!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上演关于爱与追寻的故事
“黄帝约我拍郑州”主题摄影作品展走进河南省文化馆
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上海开演 主创分享创作感悟
文化大咖齐聚郑州 单霁翔等阐释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民乐之韵遇到光影之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会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