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搞不定,孔子的大道何以搞定天下?临死前孔子:我又想了一招

发布时间:2025-07-28 18:53

搞笑段子:今天去理发店剪了个中分,然后理发师问我,小伙子你这发型是想显得成熟稳重呢还是想叛逆?我说,都不想,我就想低调!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搞笑#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自从汉武帝推崇儒学,称其为“天下第一”后,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地位急剧上升,彻底摆脱了“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尴尬困境。孔子的地位不仅因儒家思想的崇高地位而水涨船高,还因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治国安邦的主要思想,孔子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万世师表”和“中华圣人”的荣誉,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权威。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的辉煌与荣誉,孔子享受不到,他去世时距此已有700年之久。

孔子的治国理念无疑是在他的一生中深深植入的核心思想,尤其是他提倡的“德”与“礼”的统一,旨在通过德行教化民众,以礼来约束私欲,从而确保天下安定与和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所谓的大道,正是这种将“德”和“礼”并行不悖的思想。他曾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齿有格”,意思是通过德行来引导人民,运用礼节来规范社会秩序,民众自然能够安分守己,且充满羞耻感,放弃私欲,忠诚于国家与君主。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所讲的“德”并非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公德,而是一种强调忠顺和敬老的道德观念,类似于我们今天提到的忠孝之德。《左传·文公十八年》中便提到:“孝敬忠信为吉德”,《礼记·冠义》进一步指出:“孝悌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然后可以治人。”孔子对周文王有着极高的敬仰,认为周文王的德行是至高无上的,他的忠顺之德成为后世的典范。在孔子眼中,周文王即便在拥有三分天下的强大实力时,仍旧没有反叛商朝,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忠顺,这种忠诚成了孔子所推崇的道德楷模。

然而,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推翻殷商建立周朝,正是因为他能够感知天命,上天显然已经认可了他的忠顺,并对殷商王朝的统治表示不满。因此,周文王在天命的召唤下选择了替天行道,推动周朝的建立。尽管如此,周文王在世时依然没有主动反叛商朝,直到他有意识地将这个天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周武王,才有了后来的伐纣战争。

但这种思想体系并非全无争议。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许多人都认为孔子的这一理论不切实际。毕竟,不仅是曹操、司马昭等人常以周文王自比,他们背后的动机显然是想利用这一理论为自己的权谋行为辩解,实际上这些人并未真正遵循孔子所提倡的德与礼的核心理念。因此,孔子关于周文王的忠顺之德,在现实中的应用,未必能达成理想的效果。

另一方面,孔子本人在家庭生活中也并非如他的治国理论所期待的那样完美无缺。他的妻子亓官氏,起初并不看重孔子的德行,而是看中了孔子的潜力和社会地位。亓官氏虽然理想高远,希望通过孔子的名声和声望实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在孔子屡屡求职无果的情况下,她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家庭开销的增加,亓官氏不再满足于孔子的学问和理想,而是迫切希望能通过孔子获得官职,甚至时常对他发泄不满。

孔子尽管十分努力,通过托关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来养家糊口,但亓官氏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这让她逐渐失去耐心。经过多年忍耐后,亓官氏最终选择与孔子离婚。这个家庭的破裂,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孔子所推崇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非万能。一个连自己家庭都无法管理的君子,又怎能期待将自己的思想推广到更广泛的社会和国家中呢?

临终时,孔子逐渐意识到,他的“大道”所要求的条件太过苛刻,甚至有些不切实际。为了实现理想的国家治理,孔子认为必须将所有人心中的私欲铲除,只留下公心。于是,他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念,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治理天下的效果。然而,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孔子这一思想仍然充满了理想化的成分,甚至让人怀疑他是否过于死板和固执,无法面对现实的复杂性。

虽然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的治国方略仍然沿用了法家思想,而非儒家“德治”。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治国理想在实际操作中的巨大困难和局限性。

网址:老婆搞不定,孔子的大道何以搞定天下?临死前孔子:我又想了一招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0514

相关内容

孔子博物馆文化讲堂·“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四科十哲”具体指的是谁?孔子的知名弟子知多少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亮点多
孔子文化节·走笔丨当孔子“遇上”Z世代
他七岁成孔子老师,曾一句话让孔子很没面子,有个后人叫西楚霸王
上门女婿,村花未婚先孕,老光棍成了接盘侠,多尔衮都搞不定的事你能搞定?
原创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了句名言,让她被后世骂了2000年
斯文的孔子被学生气得飚“脏话”,话很难听却变名句写进《论语》
儒说|“制造”孔子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孔子主题文物数字艺术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