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清骨冷——陈伟明水墨画展”在北京时间博物馆开幕
艺术之旅: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如梵高博物馆、北京798艺术区。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主题游玩法#
7月23日,由广东现代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神清骨冷——陈伟明水墨画展”在北京时间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林夏瀚策展,精选艺术家陈伟明近年来创作的40幅水墨作品,系统呈现其在传统笔墨语言与当代艺术表达之间的探索路径。展览开幕当天,美术界众多重量级嘉宾到场出席,共同见证这一岭南水墨在京的重要亮相。
7月26日下午,为进一步探讨陈伟明水墨艺术的价值,主办方组织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十余位美术界学者围绕创作语言、地域影响与当代价值展开研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鹏认为,陈伟明山水画兼具传统笔墨功力与写生灵动感,南北风格融汇形成新传统,点景人物与动物为画面注入生趣,为当代写意精神的探索提供鲜活案例。中央美院教授吴雪杉则指出,陈伟明艺术的辨识度在于“俏皮感”,将抽象水墨与传统造型结合,其近年创作突破早期写实框架,引入抽象语言增强当代性。
大漠换新天 28×40cm 纸本水墨 2023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魏祥奇强调,陈伟明突破岭南地域标签,如《田火》融合南北视觉语言,重组古典图式,体现“后岭南”精神。《美术》杂志社学术交流部主任杨灿伟认为肯定其山水花鸟兼能,笔触灵动避免程式化,并建议融入北方拙朴以增厚度。中央美院副教授黄洋认为,其革新基因承自岭南画派,将北方朴茂化为水墨张力。
虎头要塞门口 28cm×40cm 纸本水墨 2023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婧莎指出,陈伟明创作延续岭南画派“即兴写生”的血脉,画中俏皮元素是对“后岭南”突破性的回应,展现个人化突破。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季海洋赞赏其“活”的笔墨修养,虚实相生,以真诚对抗程式化,赋予水墨生命力。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吴爽称其作品潇洒如潮汕性格,构建独特视角,兼具灵动与思想深度。
五爷庙前 28cm×40cm 纸本水墨 2023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李文峰则形容,陈伟明画如人“双面”,细节讲究又突破束缚,真实矛盾中显高格调。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侯鑫认为,陈伟明的创作以“感性”为核心,日常元素自然流露生命力,契合艺术本质。中国国家画院教师陈都则建议,中国画的突破不必局限于单一传统,跨媒介学习可丰富表达,题材也可拓展至人文关怀,让传统笔墨与当代材料碰撞出更多可能。
二分关 28cm×40cm 纸本设色 2023
此外,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于蒙群,也对陈伟明作品的“水渍”痕迹进行分析,“让画面有了呼吸感与生长性”。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师萌芳则称赞其突破“中西古今”的界限,人物、动物的灵动与山水的苍茫形成奇妙共鸣。清华大学博士后徐龙也认为,陈伟明既承岭南画派写生传统,又融北方笔墨的厚重,形成南北兼容的风格。
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南方+记者 杨逸
【作者】 杨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网址:“神清骨冷——陈伟明水墨画展”在北京时间博物馆开幕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1401
相关内容
“诗意家园,黄山水墨迎春画展”开展,在自然的诗意中徜徉他生前被誉为“小品圣手”丨李学仁画展“一纸清音”在四川美术馆开幕
张迟舟国画展在阳春开幕
董寿平主题竹画展在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
60余幅作品汇聚一堂 中美青年版画展在如东开幕
“春日来信 桃你欢心”桃花节在公主府博物馆开幕
“兴化记忆·乡邦文献展”在兴化市博物馆开幕
“曾国藩家书家训家风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幕
韩残沙水墨莲花魏晋风度雅集在峨眉山举行
红色经典油画回顾与修复科技展在奉贤博物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