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艺术之美“传”中国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广东站)开幕
剪纸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手工制作的乐趣# #闲暇时光手工#
8月8日,由浙江大学、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美美与共——集: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广东站)”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
该展览由王小松与姜俊共同担任策展人,主题为“美美与共:集”,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组成的版块“集”和由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等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组成的版块“传”。
展览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展示当代中国艺术的多维表达,同时传递中国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
“集”文化对话与多元共生
踏入展厅,观者所见到的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的作品,通过展柜中的实体文献、屏幕上的全球地图以及文物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呈现散落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珍品。
两面屏幕里滚动展示着的地图标记点,正是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如今所在位置,结合海外藏绘画的具体文献,展现从实体流失到数字回归的文化历程。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历时近19年,共收录了12405件/套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其中有3000余件/套分藏于中国以外的海外机构,占收录总作品量的1/4。
本次展览中甄选“大系”收录的海外藏绘画,如唐韩干《照夜白图》、五代董源《溪岸图》、宋郭熙《树色平远图》、元倪瓒《虞山林壑图》、明董其昌《江山秋霁图》、清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等,对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挖掘作品背后的流传历程,以图证史。
策展人王小松表示,“集”原本象征着飞鸟栖息在树梢之上,也可以是文人墨客对于雅集的简称。“集”强调融合,代表了世界范围内不同身份、不同人种、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目的、不同媒介、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等多样性的汇聚。它是一种邀请,一种吸收和接纳,创造出对话、沟通和互相的理解。
“传”中国艺术之美与时代精神
“传”板块邀请了7位当代艺术家,以回应“大系”的方式创作7件艺术作品,并参考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中图像文献学的方式,用图像文献的展示墙将“大系”图像和当代艺术作品联系起来,也同时呼应了全球图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双向联动。
《记忆女神图集》由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图版构成,每块图版上附着与主题相关的黑白图像,包括来自各个时代的艺术史、宇宙志图像以及现代报纸、杂志和地图的图片。
“这个展览具有生发性,它邀请全球不同的艺术家,针对中国历代的绘画进行呼应和再创作。我们希望在古今和全球艺术史的图像中探索中西文化的共通点。”策展人姜俊说。
在该板块中,朱金石从建筑、车建全从山水、焦兴涛从人物、汪正虹从花鸟、王绍强从笔法、施慧从法书、邱振中从造园这7个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分别切入进行创作。
参展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施慧的作品《书非书》以“结绳”的意念来演绎中国书法的意韵。纤维的编织与文字的书写有着许多共通点,书法的抑扬顿挫在结绳这里转化为一种绞结捻转,形成一种陌生与熟悉、传统与当下的互文。书法中“点如坠石,横若长河”是一种气势和胸怀,文字不唯记事,万般兴味俱在其中。
著名艺术家、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此次参展的作品名为《淬厉新之》。据王绍强介绍,“淬厉新之”取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融合中西之论说:“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
王绍强对精心选取的宋代绘画进行画学研究和形式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当代水墨的材料和表达方式,表现出宋画源远流长的史学内涵、时代精神以及当代审美特征。
据悉,威尼斯双年展创立于1895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艺术盛会之一。它不仅是当代艺术的风向标,更是各国文化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中国自2005年首次以国家馆形式参与威尼斯双年展以来,便以独特的文化视角与艺术表达赢得了国际关注。
在“美美与共:集”展览成功亮相威尼斯之后,回国巡展首站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此次展览继重庆之后,移师广东广州,在岭南大地延续其关于文化汇聚与艺术对话的探讨,继续呈现“美美与共”的时代内涵与艺术张力。
此次回归展落地广东美术馆,不仅为广东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时,展览也呼应了广东美术馆推动本土与国际艺术对话的使命,进一步丰富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生态。
文|记者 梁善茵 李娇娇 朱绍杰
图|主办方提供
网址:“集”艺术之美“传”中国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广东站)开幕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4559
相关内容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在意开幕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开展
国际化步履不停 汾酒走进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马岩松担任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中国馆亮相马耳他艺术双年展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亮相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
新疆毛皮画亮相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
2025伦敦工艺周中国馆“天工开物”主题展开幕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工美非遗馆开幕
金秀贤第60届百想艺术大赏 饭拍更新 cr.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