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乌镇 | 拉美文化的滋养与女性生育:一场关于写作与文化的对谈
探索古镇文化:周庄-乌镇-丽江古城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文化旅游线路#
上海书展 21 年的文化积淀,终将在乌镇的流水间绽放新彩。2025 年,“乌镇阅读节” 接过文化接力棒,以 “枕水慢读” 为主题,让书香浸润千年古镇。乌镇的魅力,在于它用石桥流水的江南意境,包容着戏剧节的先锋与文学盛典的厚重;更在于这里的每寸土地都适合阅读生长 —— 昭明书院的古籍、露天影院的光影、民宿窗台的书卷,共同织就沉浸式阅读网。上海书展与乌镇的相遇,是文化品牌与人文古镇的双向奔赴,让阅读成为流动的水乡风景。
当江南的摇橹船摇进阅读的光影,当茅盾笔下的水乡遇见拉美文学的炽热,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幅跨越山海的阅读长卷。
嘉宾阵容
当西班牙语的韵律邂逅江南的温婉
贾斯明・巴雷亚:作家,生于1988年,墨西哥羚羊出版社的联合创始人、墨西哥国家艺术家联合会(SNCA)成员。作品《黑线》曾入选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古尔格·巴里奥斯翻译奖、最佳自传作品奖的决选名单,并斩获墨西哥出版商协会的“年度作品”以及亚马逊“最佳首作奖”;作品《陌生的身体》被誉为“拉丁美洲之声”(2013年),《灯塔笔记》曾入选冯·雷佐利文学奖长名单。
姚云青:西班牙语文学翻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译有十余部西班牙及拉美现当代文学著作,包括哈维尔·马里亚斯(西班牙)、萨曼塔·施维布林(阿根廷)、路易斯·塞普尔维达(智利)等多位知名作家代表作。
书籍亮点
《黑线》里的母性与艺术,
在乌镇找到共鸣
《黑线》是墨西哥作家贾斯明·巴雷亚对母性的奇妙沉思,她用半自传半阅读札记的特殊体裁打开了对母性的全新想象和书写空间,也从艺术史和文学史中串联起了一条隐秘的黑线:从弗里达充满隐喻的名画《我的乳娘和我》,到妮基·桑法勒富有张力的雕塑;从迭戈·里维拉壁画中的母性意象,到20世纪传奇模特鲁兹·希门尼斯与女儿的经典影像。在文学维度上,巴雷亚与娜塔莉·金兹伯格、厄休拉·勒古恩、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女性作家展开对话,深入探讨孕育与创作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部作品既是对母性经验的个人沉思,也是一次跨越艺术与文学的集体叙事。
而乌镇,这座诞生过茅盾、滋养过无数文人的水乡,恰是解读 “生命与创作” 的绝佳场域 —— 茅盾故居的手稿字迹,昭明书院的千年文脉,都将与书中的思考隔空对话。
对谈焦点
拉美烟火与江南烟雨的碰撞
8 月 16 日 19:00,蚌湾剧场的木梁下,巴雷亚与姚云青将围坐畅谈:拉美文化的奔放如何滋养文学创作?女性生育的复杂体验,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有着怎样的表达?当《黑线》中的艺术符号遇见乌镇的小桥流水,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让我们在乌镇的桨声灯影里,共赴这场跨越山海的阅读之约。
书展活动总览
书展直播间预告
稿件初审:骆玉龙
稿件复审:董彦乐
稿件终审:刘 燏
网址:8月16日·乌镇 | 拉美文化的滋养与女性生育:一场关于写作与文化的对谈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5008
相关内容
作为对谈的写作:当作家面对作家乌镇戏剧节:千年水乡搭起文化沟通桥梁
三三对谈张玲玲 何为女性写作?
“山海匠韵·哈皮手造荟”点燃文化热情 将持续至8月16日
从《羊的门》看中原文化 茅奖得主李佩甫与作家阎真对谈
今日直播|女性视角与新女性写作
对谈︱成长中的日常、记忆与写作
当宫廷美食遇上历史人物,一场味蕾与文化的盛宴即将展开
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定好闹钟!8月17日10:00,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正式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