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如何照亮当代生活?“诗意”可转化网络“爆款”
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的对照理解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古典文学阅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罗一茜
当巴蜀的深厚底蕴遇见岭南的开放气象,当千年的古典智慧碰撞当代的创新表达,将激荡出怎样的思想火花?8月15日,“千载文脉,古典新声——川粤共读经典”名家对谈活动在2025南国书香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书展四川主宾省馆举办。来自川粤两地的四位资深学者: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四川大学谢谦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董上德教授以及文学博士杨昊鸥,围绕“如何从古典作品里激活千年文脉的传承密码”展开分享,共同探讨如何激活古典文学的生命力,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
分享会现场
以“旧船票”登“新客船”
“一张诗词的旧船票,能否登上新一代的客船?”91岁高龄仍笔耕不辍的黄天骥教授分享了其独特方法。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黄天骥诗词曲十讲》。黄教授主张打破文体界限,用分析戏曲的方法讲诗词,用分析诗词的方法讲戏曲,将诗词浓缩的字句还原为生动的场景、人物与互动。他强调,让Z世代“怦然心动”的关键在于找到古典作品与现代情感、生活经验的共鸣点。分享到兴致所至,黄教授还用粤语吟唱了一段岳飞的《满江红》,让大家感受到深深的家国情怀与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天骥
被誉为“川大最破圈的文化引路人”的谢谦教授,是川大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获得者、《儒学与古典文学论集》作者。他认为文化认同的根基不在高深理论,而在“日用伦常之间”。他通过编写《国学词典》,开设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通识课《中华文化——儒学与中国文化》,将高深的文化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智慧。他认为,让非文史专业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文化精义、感受文化魅力并生发文化自觉,是文化传承的关键一步。
谢谦
古典散文转化为视频脚本
《世说新语别裁详解》的作者、中山大学中文系董上德教授分享了其解读经典名著的“秘笈”。针对《世说新语》原著信息高度浓缩、人物行为易显突兀的特点,他采取“别裁详解”的方式,将人物放回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察,结合史书进行深度解读。他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原著如压缩的“海带”,他的工作就是将其还原为舒展的“海草”,甚至呈现其生长的整片“海洋”。这种方法让现代读者得以深入理解魏晋人物的言行逻辑与精神世界,拉近了经典名著与当代读者的距离,使其心生亲近并产生深刻的精神共鸣。
董上德
杨昊鸥
兼具古代文学博士背景与B站知名UP主身份的杨昊鸥博士,分享了如何将古典文学的素养化为新媒体时代“爆款”文案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古典散文的精髓(如结构、修辞、意境)并非过时,而是可以创造性转化为视频脚本、网络推文、演讲文稿等当代内容形式。他强调,前人字斟句酌的心血,终将以新的形式流淌进后来者的创作血液。他通过制作“中国古代大诗人群像”等系列视频,成功将李白、杜甫的“千年诗意”转化为吸引Z世代“一键三连”的文化产品,证明了古典文学强大的生命力与跨媒介传播潜力。
(四川人民出版社供图)
网址:古典文学如何照亮当代生活?“诗意”可转化网络“爆款”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6451
相关内容
已婚“小伙”为爱奔跑上台,对王婆称可以为爱辞职在网络爆火尼山儒学对话会在曲阜召开——探寻儒学当代转化与发展
阿信同款煎饼果子爆火,门店回应阿信同款煎饼果子爆火
即便是像《爱情公寓》这样的爆款剧…
一票难求的“现象级”爆款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热播获赞爆款剧
藏海传这阵容真是爆款相十足啊
让古典文学的魅力穿越时空
“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江津开讲
三分钟破万单 铁岭县特产网络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