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孔庙乐器“复原”后,86名特殊学子奏响千年雅乐
孔子主张仁爱和中庸之道,他的生活哲学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社会的道德观。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生活哲学家#
山东选送节目《盛世雅乐·宣平之章》参演现场照(下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武汉报道
这是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器乐类)舞台上,气势最为磅礴的一个节目。
山东省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演绎的作品《盛世雅乐·宣平之章》,复现了清代祭孔雅乐场景:在象征“春秋丁祭”的日晷投影下,依据《孔庙雅乐》的陈设方位,身着三色汉服的86名视障、听障及多重障碍学生,将编钟、柷、敔、琴、瑟、笙、箫、笛等八类、十七种“八音乐器”鸣响。
把千年器乐“复原”,让残障学生掌握学习
“我无意中看到导演宋童在做孔庙乐器的复原后,就在想能否把特殊艺术和儒家文化结合起来,让残疾人也能参与到其中。后来,我们主动联系导演,尝试用1比1的方式,把孔庙乐器按照原有的规制来‘复原’,竟然真的成功了。”山东省残联宣传文体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李帅毅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这是一次大胆且成功的尝试,整个过程从无到有,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据了解,原来孔庙中的很多乐器只具备观赏功能,不能进行实地演奏。此次“复原”,让乐器发挥了原本的功能性作用,也是极其罕见地让残疾人参与古乐器的学习、演奏。
所谓雅乐鸣盛世,华夏有正声。在乐曲选择上,《宣平之章》是清代文庙丁祭“初献礼”的核心乐章,导演宋童在清代邱之稑《丁祭礼乐备考》所载古谱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严谨考据、复原与创作改编,在律制上创新为更加适合当下观众需求的内容。
改编后的《盛世雅乐·宣平之章》,音乐平实却余韵悠长,动作简洁却满含仪式,在适合残障学生演奏的基础上,还能帮助他们增强对中式美学的理解和体悟。
济宁市残联宣传文体部部长马仪表示,选择《孔庙雅乐》,正是看中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疗愈功能,以及通过结构化、包容性的艺术形式激发特殊群体潜能的能力。通过科学教学、社会融合以及心理赋能,传统艺术有望成为残疾人突破障碍、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
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白欣雨此前在相关采访中说:“我演奏的乐器是古代八音之一的‘篪’,我很喜欢演奏它。学习过程虽然辛苦,但站在舞台上听到观众的热烈掌声时,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自信。”
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琵琶独奏演员罗慧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残疾人事业融合是‘双向奔赴’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的是生活,是人文哲学,从精神层面来分析,这是残疾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残疾人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工作或者活动,也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带来更有生命力、更有创造性的阐释表达,促进文化活态传承发展。”
“有教无类”,但特殊教育学校更要关照个体需求
演奏雅笙的段本科,是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一年级二班的学生。他说许多同学都是首次接触乐器演奏。
在参演学生多达86名且零基础者较多的背景下,山东省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12位指导老师,其中,1位负责音乐教学,包括乐理知识、乐器演奏技巧;2位负责舞蹈编排,设计动作、训练学生肢体协调性等等。器乐编排中,学校的指导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设计适应性策略:视障学生依靠触觉记忆乐器位置,听障学生通过身体感知低频震动……
视障四年级学生郭安瞳,是《孔庙雅乐》声乐参演者之一。她身材娇小,声音甜美:“每次排练都需耗费大量精力,嗓子常常疼痛。好在老师的专业指导,教会了我们发声和调整气息的方法,在一次次排练中,我的声乐技巧不断提升。”
“我要多吃饭,才能吹稳笙。”在采访过程中,《华夏时报》记者还得知,段本科起初吹奏雅笙时,总感觉气息不稳,知道原因在于体力不足后。他平时特意加强气息训练,规律饮食,以便在练习时拥有足够的体力和稳定的气息。
在排演过程中,指导老师们关注参演学生们的特别需求、特别问题,针对性进行解决。“儒家文化讲‘有教无类’,我们正将这种精神融入特教实践。”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大蔚说。
筹备大型古代乐器复原与编排,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因为器乐较多,且多为传统乐器,所以经费筹集是很大的问题,所幸在节目筹备过程中我们市残联积极对接,与特校密切配合,得到了上级残联、市人大以及部分爱心企业对传统文化以及残疾人工作的支持,才使得节目在全国的舞台上完美呈现。”济宁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焦绪宾说。
近年来,山东积极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活圈”、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库”,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此次汇演,山东代表队共有6个优秀节目选送至汇演舞台,除《盛世雅乐·宣平之章》外,还包括男声独唱《心之所向》、女声独唱《见旗如面》、二胡重奏《太极琴侠》、女子群舞《耕织声里听千年》、豫剧《梵王宫》选段《花妈妈昨日来对我言讲》,涵盖声乐、器乐、舞蹈、戏曲四大类别。其中,《盛世雅乐·宣平之章》荣获特等奖。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网址:把孔庙乐器“复原”后,86名特殊学子奏响千年雅乐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8115
相关内容
非遗大剧《中轴之光》在京首演 曾侯乙墓复原乐器重现新“声”南音《弦管雅乐千古传》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宫上演
德国华裔少年欢聚上海 欣赏学习丝竹雅乐
天地龙鳞奏响中华旋律,王力宏以音乐讲述龙的传人的千年传说
“千年荣昌·喜迎新年”交响音乐会激情奏响
金融助力“乐器之乡”奏响“泡桐之曲”
外国在港领团和商界参观曲阜孔庙 体验内涵深厚的儒家文化
“敦煌五乐神”在贵阳奏响!谭盾携贵阳交响乐团共谱中西乐章
弦歌中华丨飞天之乐:当“音乐天书”敦煌乐谱被奏响
11张传世名琴同台奏响“古琴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