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精神追求:景德镇彩岁寒三友青花杯
理解中国瓷器的种类和装饰艺术,如青花瓷、景德镇瓷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传统文化美学#
景德镇彩岁寒三友青花杯
瓷器(英文china/porcelain)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瓷器产地在中国三大古瓷都: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青花之美融入了文人的审美,成为雅俗共赏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明清以后,青花被重新定义为一种青翠优雅的色彩。更有一些文人从合于《易》的高度对青花进行阐释。清末文人龚鉽在吟咏青花瓷的颜色时,将青与白视为阴阳两仪的象征:“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可参造物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更多的人将青花视为水墨之美的另一表现形式,而水墨写意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妙所在。这无疑肯定了青花在审美上的高度。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誉为象征坚贞、品德高尚、永不退缩的精神象征。它们在严寒的冬季中依然常绿、挺拔,因此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松树生长在风霜雪雨的环境中,尤其在寒冬中,它那苍翠的身姿格外显眼。无论是冰雪覆盖的高山,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松树总是傲然挺立。它代表了坚韧不拔、耐得住困境的精神。在中国古代,许多文人用松树来表达自己的刚直与不屈,松树的“青松”象征着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竹子,直立而不曲,节节分明,它总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竹子即使在严寒中,也依旧挺拔,且随着季节的变换,竹叶常绿,代表着高洁、坚守原则、清廉正直的品质。竹子没有华丽的花朵,但它的节骨分明,给人一种冷静、简朴的美。竹子的精神象征着不为名利所动,坚持自我的坚定信念。梅花常在严寒的冬季盛开,梅花的绽放象征着迎难而上的勇气与毅力。尽管在刺骨的寒风中,梅花依然能自信地开花,且花香远扬,给冬天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梅花代表着不畏困境、勇敢坚毅的精神,也是高洁、纯粹的象征。梅花的品质,恰如一些心怀理想的文人,他们不畏艰难,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与追求。
艺术点评:
此藏品青花颜色纯正,呈现出稳定鲜艳的蓝色,凭借画师高超技艺,先在陶瓷坯体上精心描绘松竹梅等各类纹饰,通过不同笔触与青花料浓淡变化展现图案细节与层次,让纹饰与瓷器完美融合。古人常以岁寒三友来比喻君子在困境中仍能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在青花杯上绘制岁寒三友图案,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还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
网址: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精神追求:景德镇彩岁寒三友青花杯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8571
相关内容
宣德青花高足杯真品之美:大明风华的瓷韵传奇品鉴 | 博采众长的景德镇瓷雕
珐琅彩花鸟纹观音瓶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花卉梅瓶
大明成化斗彩夔龙纹天字罐:瓷苑中的稀世明珠
泽连斯基和卡拉斯的感人拥抱,传递出和平的希望乌克兰
雍正御制珐琅彩描金花鸟纹双耳瓶:盛世瓷韵,御窑珍品
梁洁的眼神戏细腻入微,能够传递出角色的微妙情感…
青花郎独家特约播出的《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
大清康熙荣锦堂制斗彩龙纹橄榄瓶:盛世华彩的陶瓷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