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鲁迅同款毛背心,凭啥走红网络?

发布时间:2025-08-25 22:33

倾听网络上的意见领袖,但不盲目跟随 #生活技巧# #职场生存技巧# #网络社交#

(图片源自网络)

前几日,在2025年上海书展上,复刻版“鲁迅同款毛背心”文创产品热销引发全网热议。

据悉,这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文创品牌推出的“鲁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原型来自1930年鲁迅的一件标志性穿搭——紫色绞花针织背心,原件现珍藏于鲁迅博物馆。

这件背心关联着鲁迅与许广平之间一段温情往事,1926年秋,许广平在广州亲手编织了它并寄给鲁迅,而鲁迅不仅在信中表达欣喜之情:“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而且此后,鲁迅穿着它上课、会友、写作、拍照,使其成为他经典形象的一部分。

无数年轻人排队打卡,莫言、赵冬梅、马未都等名家争相上身,社交媒体上更是引发“鲁迅OOTD”风潮……这件紫色绞花背心究竟有何不同?缘何跨越近百年,依然叩击当代年轻人的内心?

纵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鲁迅是作品被选用最多的作家。诗人林贤治说,“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直到今天,鲁迅的话仍与当下年轻人产生深刻共鸣。长期以来,大家印象中的鲁迅,更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因其个性鲜明、文字犀利锋锐而受追捧,但毛背心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太一样的鲁迅。这让鲁迅走出文学作品,回归有温度的真实个体,变得生活化、具象化,更可亲、可感、可触。

当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变身为可穿戴的时尚单品,以一种更鲜活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它不再是一件普通的毛衣,而是一个承载着故事、情感与文化记忆的符号,消费者们通过“穿戴”行为与大文豪产生“链接”。除了同款毛背心,迅哥儿金属书立、鲁迅金句冰箱贴、鲁迅作品集帆布包……“课本中的鲁迅”就这样“走进”大众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文创作品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表达自我的媒介。如今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成长于视觉化、体验化和互动化的媒介环境中,更倾向于通过个人体验、情感共鸣来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正如全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及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平云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它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当代消费语言,消费者更愿意为‘既能彰显品位又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买单。此时的购买行为已不仅是普通的消费,更是一次‘知识分子风’的文化参与和圈层身份的表达,情感共鸣与时代情绪拉满。”

不过,有关“文创能让更多人爱阅读吗”等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不妨这么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创产品就像一座座“文化桥梁”,正扮演着文化“引路人”的角色,以更轻松、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将经典文化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文化接触方式,虽不能替代深度阅读和思考,但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实践,不仅为经典文化的活化传播提供了思路,也体现了与读者互动的路径探索,还通过创意设计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文创,从文化中萌芽,承载着历史,更契合当下,绽放出千姿百态。让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实现与当代人的对话,也许这才是文创产品更为重要的意义。

(厉 欣)

网址:听·见丨鲁迅同款毛背心,凭啥走红网络?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9333

相关内容

“鲁迅同款毛背心”火了,向先生致敬就读他的作品吧
“鲁迅同款毛背心”爆火!出版社:有作家说穿上之后写稿更快了,鲁迅长孙回应
“鲁迅同款毛背心”火了 穿上后写稿更快了?
一周文艺:鲁迅同款毛背心登热搜一位,刘震云谈阅读,格非分享摆脱庸常生活
疯狂补货中!莫言、马未都 加入!“鲁迅OOTD”火了
走路时千万别听《Fresh》,不然你会不自觉地踏出张哥同款的步伐
莫文蔚春晚同款项链价值26万 蒋欣、玲花同款耳环也火了
笑疯!一段搞笑视频走红网络
如懿传台词剪辑视频走红网络
权志龙同款Labubu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