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贾母,王夫人是否更有权力决定宝玉的婚事?那她为何不做主定下金玉良缘?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为何戴玉?玉有驱邪避凶的寓意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历史文化趣闻#
这是问题直击《红楼梦》悲剧的核心。是的,从封建礼法的正统来看,王夫人作为宝玉的生母,确实比贾母更有权力和正当性来决定宝玉的婚事。
然而,她迟迟没有“做主定下”,恰恰说明了贾府内部权力的复杂性和制衡性。王夫人不是不想,而是她也不能为所欲为,她面临着几重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王夫人的“不作为”:
1. 最高权威:贾母的否决权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贾母是荣国府的“老祖宗”,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虽然按礼法父母之命在前,但“孝道”是更大的礼法。如果贾母明确反对一门亲事,贾政和王夫人绝不敢强行忤逆。
贾母的态度明确:贾母通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等言论,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宝黛的呵护,明确表示了她对“木石前盟”的支持。王夫人对此心知肚明。强行提出“金玉良缘”,必然会遭到贾母的强烈反对,引发一场巨大的家庭冲突,这是王夫人希望避免的。
等待时机:王夫人的策略很可能是“等”。贾母年事已高,只要耗到贾母去世,最大的障碍就消除了。届时,她就可以名正言顺、毫无阻力地操办“金玉良缘”。这是一种看似消极实则精明的算计。
宝玉的婚事,最终需要父亲贾政的同意和操办。贾政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暧昧而复杂的。
贾政更欣赏黛玉的才华: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等情节可以看出,贾政是典型的名士文人做派,他欣赏的是黛玉那种风流灵秀、富有才情的女子气质。对于薛宝钗,他可能尊重其端庄,但未必有对黛玉那般精神上的契合与欣赏。
贾政的孝道:贾政本人是个孝子,他非常尊重贾母的意见。在宝玉婚事上,他必然会征询并以贾母的意愿为重要参考。
王夫人需要联合贾政:王夫人不能独自决定,她必须说服丈夫站在自己一边。在贾母态度明确、贾政态度暧昧的情况下,她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能争取到贾政的完全支持。
3. 终极裁决者:贾元春的意向贾元春作为贵妃,是贾府在皇家的代表,她的意见具有近乎“圣旨”的份量。
元春的暗示:端午节赐礼,独独宝玉和宝钗的礼物相同,这被广泛认为是元妃对“金玉良缘”的试探性支持。这给了王夫人巨大的信心和底气。
但暗示并非明旨:元春也没有下旨明确指婚。这可能是因为宫廷规矩,她不便直接插手;也可能是她也在观望贾母的态度和府内的舆论。因此,王夫人有了贵妃的“风向往这边吹”的信号,但还需要等待一个更明确的、可以一锤定音的指令或时机。
王夫人是大家闺秀出身,深谙大家族的行为规则。有些事不能做得太露骨,否则会损害自己的名声和权威。
维护“贤良”人设:王夫人一直以吃斋念佛的“老实人”形象示人。如果贾母尚在、黛玉孤苦无依的情况下,她就急不可待地强行推动自己外甥女的婚事,会显得她排挤外甥女、心胸狭隘,与她经营的佛口仁心的人设严重不符。
顾忌舆论:贾府上下,从丫鬟(如紫鹃)到主子(如湘云、宝琴),大多认为宝玉和黛玉是一对。王夫人需要顾及这种舆论压力。
“待选”身份的障碍:薛家初入京时,对外宣称的目的是送宝钗“待选”才人、赞善之职。这个名义上的目标没有完全消失之前,薛家就急吼吼地要把女儿嫁给宝玉,于礼不合,面子上也不好看。
结论: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等待游戏。所以,王夫人并非“不做主”,而是她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等待所有障碍自然消失或变得可以克服。
等贾母改变主意或贾母老死:这是最关键的。
等贾政明确表态支持:她需要丈夫的完全同意。
等元春发出明确指令:有了贵妃的明示,她就可以压倒一切反对声音。
等一个合适的契机:比如宝玉功成名就,或黛玉病逝(从王夫人角度,可能冷酷地希望黛玉因病早逝,问题自然解决)。
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俩推动“金玉良缘”的策略,从来不是强攻,而是长期的、耐心的“围城”和“蚕食”。她们不断制造舆论(金玉之说)、巩固同盟(王熙凤)、争取最高支持(元春),并耐心等待贾母这座“旧城”的最终陷落。
因此,王夫人更有“权力”,但贾母拥有更高的“权威”。在权威未曾失效时,权力也只能在暗中涌动,等待时机。这场博弈,最终是王夫人等到了她想要的一切条件(贾母去世、黛玉泪尽、元春意向明确),才由贾政做主,完成了“金玉良缘”的婚礼。但那时,早已物是人非,一切都成了悲剧。
网址:相比贾母,王夫人是否更有权力决定宝玉的婚事?那她为何不做主定下金玉良缘?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2202
相关内容
贾母为何不提前安排宝玉和黛玉的婚事?拒绝薛家只是托词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红楼梦上演宫心计,贾母比王夫人更胜一筹,一句话就让王夫人认输
元春赐礼支持宝钗,王夫人得意讥笑贾母,贾母很快让她敢怒不敢言
黛玉两方面弱于宝钗,面对金玉良缘的极限施压,和贾母达成默契
红楼梦: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谁才是宝玉最合适的妻子?
贾母为何不给宝黛二人完婚?这是她的遗憾,也是我们的遗憾!
贾母对林黛玉的婚事真的没有放在心上吗?
贾元春看到黛玉和宝钗,为何突然想起了宝玉?
薛宝钗为啥没嫁给宝玉?她这 “性格缺点”,贾母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