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晚年行书《小子相帖》,笔风如朗月清风,舒朗有致!
发布时间:2025-09-23 19:54
制作巧克力布朗尼,可添加坚果提升风味。 #生活技巧# #美食烘焙#
此帖是以小行书手札的形式写就,接近于斗方,因此帖没有款识,对于是否是黄庭坚的真迹,不敢断定。只是观其笔风与黄庭坚极为相近,且据内容和通篇书写风格观来,应是他于晚年时所书。
此帖现在被上海博物馆好好地收藏着,它是一幅行书作品,总共写了七行,加起来有 104 个字。有意思的是,这幅帖上没看到黄庭坚自己的落款。整体看起来特别稳重又雅致,书法的韵味特别足,就像晴朗夜晚的月亮和清爽的风一样,布局舒展又有章法,特别能体现黄庭坚书法追求 “韵致” 的特点。
局部放大欣赏
▼
再看看内容,能看出来这是黄庭坚写给自己儿子黄相的。这种把对孩子的教导融入书法里的方式,也让这幅作品多了层温馨的意义,算是 “借着写字来教育孩子” 了。
从整幅字的书写风格来看,它的用笔手法和字体结构,和黄庭坚在元祐年间(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写的字已经不一样了,反而更接近他晚年时那种越发洒脱、自在的笔墨感觉,能让人感受到他书法风格随时间变化的轨迹。
文中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黄庭坚因儿子黄相读书懒散,便在书案上题字告诫:士大夫若不常以古今学问充实内心,便会生出俗气,面目可憎,言语乏味。他又提到几位学经术的青年虽文章有成,但品德不足,遇事常显市井气。
于是在门扉上题诗:大雨如河,水深没驼,唯有庭前捣帛石滴水不进。借此劝勉晚辈,既要勤学,更要修身,如捣帛石般坚守节操,不为世俗所染。这两处题字,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黄庭坚重视品德修养的教育理念与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网址:黄庭坚晚年行书《小子相帖》,笔风如朗月清风,舒朗有致!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5429
相关内容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为什么苏轼自嘲是“石压蛤蟆体”黄庭坚《梨花诗》行楷,笔底荡桨写就江南春
黄庭坚草书魅力何在?陈振濂解读天一阁“镇馆之宝”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78字,乃人间绝无仅有希世宝
这是赵孟頫晚年的一幅行书作品:结体内敛,李北海之风甚浓
蔡襄行书,春风拂面、妍丽温雅!
颜真卿这幅行书,我第一次见!
“大字之祖”——《瘗鹤铭》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刷性感风就是yyds,叶舒华
《兰亭序》可能不是行书,故宫这件书帖证明郭沫若的判断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