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金额近1.16亿元、488万人次观展互动 长三角文采会在沪落幕

发布时间:2025-09-28 20:54

二次元游戏注重角色成长和情感互动。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二次元游戏#

9月27日至28日,“文汇云间 潮动新城”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简称“文采会”)在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举行。来自长三角及全国的近1600家单位、近万项产品参与线上及线下的展演展示。两天文采会线上线下总计超过488万人次观展互动,意向总金额近1.16亿元。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表示,“本次文采会旨在打造长三角文旅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样本,赋能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覆盖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创新型文旅公共服务优质产品展示平台。”

线上线下联动,打通供需对接“最后一公里”

2017年上海在全国首创“文采会”,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见面新模式,2019年开创“长三角文采会”,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届,累计展示各类产品近2.5万项,线上线下近1400万人次观展,意向总金额达10.7亿元,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设立最早、举办时间最长、参展主体最多的区域文采会,获评中国群众文化品牌文旅融合IP类典型案例。

本次文采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更加可触可感、生动立体。文化内容配送、市民艺术夜校、社会大美育课堂等上海公共文化特色品牌集体亮相,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及各区文化馆(配送中心),亮出2026年采购需求,为各类供应主体提供了清晰的“风向标”,助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高效推进。在深入开展公共文化供需对接的同时,文采会还安排了2天17小时直播,介绍市区公共文化优秀项目、长三角民营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发布6条上海之根精品旅游线路,同时联动上海国际光影节松江分会场活动、“亘古萌物志”异宠科普嘉年华、富林茶会等特色活动,一站式打造文体商旅展融合消费场景。

现场,供应主体展区围绕文化内容、科技融合、设施运营、决策咨询、旅游服务、文创产品六个版块展示。本次文采会首次引入特色美食展位,在热闹的展会现场,松江特产大泖牌黄浦江大闸蟹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一只只青背白肚的“泖”字辈大闸蟹,吸引了众多目光。科技融合展区同样精彩,松江联通带来文旅数字人,通过智能导览,它能精准推送路线、讲解景点典故,告别传统导游局限,让景区、展馆从单纯的游览空间;山东竹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用偶戏讲好中国故事,现场展示AI机器人偶,以省级非遗项目“济南木偶戏”为基础,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智能演艺形式。

文采会还推出“云上虚拟展厅”,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端“云逛展”“云采购”。“云推荐”专场直播邀请市级、区级优质配送主体做客,带来产品推介与现场展演。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文采会首日直播时长达到10小时,创下历届最长,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文化上海云、上海数字文化馆、乐游上海、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视频号及抖音号、东方社区数字苑等多平台同步直播。

高品质文化活动动态匹配、精准配送

文采会缘起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有这样一个网罗各类优质文旅资源的惠民平台,文采会才得以全方位落地。为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分众化、品质化的文化需求,上海各区文旅局、文化馆(配送中心)在采购优质资源和打造区域特色配送品牌上,“卷”出了新高度。

“本次文采会将优质的公共文化和旅游资源向松江倾斜,让新城市民就近就便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鼓励区域特色产品走出本地、服务全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松江区聚焦“四个区”功能定位,坚持“精准对接需求、多元协同共建、全程质量管控”的原则,深耕“万千百”这一国家示范级公共服务品牌,每年惠及人群超30万人次。今年更是全面启动“万千百”转型升级2.0版,以“全龄、全时、全域”为目标,着力打造公共文化配送的“松江范式”。从广富林文化遗址到印象城,从辰山植物园到上海影视乐园百乐门,再到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动文化服务融入文旅商体展全场景。

“明年的区级配送采购预算接近250万元,我们对特色活动的需求量最大,计划配送390场。”在文采会现场,普陀区文化馆副馆长居益萍告诉记者,“围绕苏州河这条美丽的河岸线,普陀区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有‘苏河之夜’户外音乐季、‘苏河灯会’华服市集等”。区配送中心将根据沿岸不同空间场地的大小、功能特点和周边人群的需求,动态匹配、精准配送各类高品质文化活动。让苏河沿岸成为市民享受文化、体验艺术、放松身心的活力舞台。

徐汇西岸梦中心、浦东陆家嘴富都-滨江区域的商圈负责人,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文采会中优质的演出资源,计划引入那些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表现优异的供应主体,丰富区域夜间演艺资源供给。“我们希望通过多元的演出形式,提升区域文化活力与文旅吸引力,通过繁荣夜间文艺市场,为区域夜间经济人气地标提质升级,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

激发多元主体活力,发挥平台集聚效应

近年来,文采会持续推动平台扩容升级,促进优质资源高效流动与匹配,更多优质主体因此获得展示机会,此次“松江甄选”推荐的松江布展示馆就是典型代表。该展示馆集三重身份于一体:松江棉布纺织技艺的区级非遗保护单位、市级配送主体、市民艺术夜校供应主体。执行馆长杨潘红强调:“我们致力于让老手艺活在当下,使松江布被看见、被使用、被传承。”她透露,其文创产品已入驻上海博物馆东馆文创商店,这不仅意味着一次重要的展示机会,更是一次精准的市场测试——“当全球游客在上博见到松江布文创,便能直观感受到上海本土布艺之美,同时,我们通过游客反馈,持续洞察受众的审美与需求,不断优化设计。”

首次参展的泗泾赵氏工坊,由尹派传人、“越剧王子”赵志刚创立,扎根松江泗泾古镇,是区域文化生态中的活跃力量。其创排的“星·杂剧”《伪装者》融合越剧、沪剧等十大剧种,汇聚七位梅花奖、五位白玉兰奖演员,以多剧种融合与红色IP重构的创新模式,在2024年松江首演后被誉为“传统戏曲现代表达新范式”。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工坊于2024年荣获“古镇优质公共文化空间”奖,推出“赵氏工坊·等你入戏”系列活动,融合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与文化讲座等内容,2024年累计开展活动超50场,服务受众逾万人次,有效衔接古镇文脉与现代社区生活。

“文采会是一个高效对接平台,让我们这样的新参展主体能够快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和社区。”谈及对未来的展望,赵志刚表示,将重点推进《庆余年》戏曲矩阵开发,形成“规模分级、剧种联动、场景融合”的模式,计划先推出中小型剧目试水市场,同步推进大剧主创组建与文本打磨,结合不同剧种优势与松江文旅资源,将中小型剧目与泗泾古镇的古戏台、非遗展馆等场景结合,推出“古镇沉浸式戏曲展演”,构建“戏曲+IP+文旅”创新生态,为文学IP戏曲转化提供实践样本。美育普及方面,工坊将依托入选2025年上海市“社会大美育课堂”的契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美育矩阵:线上推出“越剧名家云课堂”“经典唱段数字专辑”;线下联动校园、社区与景区,开展戏曲体验日、非遗研学营等活动。

网址:意向金额近1.16亿元、488万人次观展互动 长三角文采会在沪落幕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6151

相关内容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闭幕 观展人数超20万人次
共赏沪苏浙皖好戏,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揭幕
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开幕
沪港共振!“上海视听”精品推介会亮相香港国际影视展
一场电影节,拉动经济效益近50亿元(经济新方位)
黑名单,预警!被国家电网拉黑后,这家龙头公司又被南方电网盯上,年营收损失或超3亿元!董事长紧急增持,2万股民怎么办?
易烊千玺与粉丝沪语互动撒娇忘词
李沁塑造的薛紫夜和沈近真,皆在悲剧中落幕
美妆一哥骆王宇宣布回归,此前因虚假宣传赔付1.5亿元
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近429亿元,利润超121亿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