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为媒,诗意为引:现代舞《抬头明亮,那时光》连接古今情思

发布时间:2025-10-01 19:20

古代诗词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历史文化趣闻#

人民网记者 齐浩男

近日,由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与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联合创演的现代舞作品《抬头明亮,那时光》,成功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终评。这是内蒙古艺术学院建校以来,首次跻身该奖项现代舞组别终评,标志着该校舞蹈艺术创作与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抬头明亮,那时光 》表演现场。王磊摄

获得作为中国舞蹈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荷花奖”的认可,让这部以李白《静夜思》为母题的作品备受关注。作品由青年舞蹈家、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长子班优秀毕业生、2025级在读研究生陈添呈现,核心创新在于提出“舞者身体为‘情绪导体’”的创作理念。“初衷是建立诗人与当下社会的情感呼应。”陈添介绍,为外化当代人共通的乡愁、时光怅惘与潜藏的迟暮感,他与编导娄梦涵耗时数月打磨,拆解《静夜思》“望月、思乡、沉思”的情感脉络,设计“抬手模拟凝望、俯身传递沉郁”的肢体语言,力求每一个动作“精准且充满张力”,让观众无需文字注解便能共情。

《抬头明亮,那时光 》表演现场。王磊摄

作品的细节设计更显匠心。舞台上的大型泡沫垫并非单纯装饰或安全道具,而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舞者移动、跳跃时,道具发出的细微摩擦声似乡愁里的细碎回忆,短促踩踏声像时间流逝的转瞬即逝。在安静的剧场中,这种“声形交融”不仅丰富了舞台层次,更让《静夜思》的意境实现现代延伸,让古今思念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

此次创演的突破性,更体现在校际合作层面。“这是两校首次深度合作,是优化地域艺术教育布局、推动资源融合的重要实践。”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朱晗表示,针对内蒙古现当代舞领域的发展空间,双方确立“理念输入+特色输出”核心路径:中央戏剧学院分享舞台叙事构建、当代艺术表达的成熟经验,内蒙古艺术学院则贡献地域文化特质理解与肢体表现力培养的积淀,通过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两校合作并非偶然。早在2025年4月初,朱晗教授便推动内蒙古艺术学院加入“世界舞蹈戏剧教育联盟”,成为该联盟自2020年1月3日成立以来的第12所院校。这一身份不仅为两校合作奠定互信基础,更注入国际视野,打通国内外创作与人才培养路径,让《抬头明亮,那时光》拥有更广阔的专业平台,也让参与师生接触到全球前沿舞蹈教育资源。

从《静夜思》的情感内核挖掘,到“身体为情绪导体”的理念落地,再到跨地域校际联合打磨,《抬头明亮,那时光》的价值远超一部入围作品:它为古典文化当代转化提供了“抓情感内核、用当代语言诠释”的样本,也印证了院校合作与国际资源整合的力量——既填补地域艺术教育短板,又为舞蹈创新与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更成为地域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的可复制范例。

网址:身体为媒,诗意为引:现代舞《抬头明亮,那时光》连接古今情思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6570

相关内容

“忆满京城 情思华夏”清明节诗会在石景山举行
抬头笑的那一瞬真的好美,东方美人的皮相跟骨相 刘诗诗
哲鸣黑衣红鞋跳现代舞引期待,被问是否考虑音乐剧
融合中西展现东坡意境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成都上演
“抬头看!天上便是那束光” 回头看!
近日,台媒捕捉到了刘诗诗与吴奇隆一家在台北为她庆祝生日的画面
刘诗诗真是细心又贴心,特意为穿短裙的主持人挡住腿部
刘诗诗 宁远舟得知如意去世,穿上如意为他买的红衣,远舟泪崩
喜迎全运会,畅享艺术节 第22届广东现代舞周开幕
“书香映月・诗韵融情”中秋诗会在京举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