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有声|毕飞宇:作家最不能干的事,就是把自己变成“琥珀”
金琥珀能吸收微尘和烟雾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小窍门# #植物净化空气#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日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参加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论坛活动,来到广东。
紧张活动的间隙,咖啡香气弥散在房间里,岭南的台风并未影响毕飞宇的分享,他与“花地有声”的一场对话就此展开:从《欢迎来到人间》的创作过程,延伸至手机时代人们对难度阅读的“退让”、“新大众文艺”的蓬勃发展、“内卷”与“躺平”——
“在我年轻的时候,觉得阅读太难了。这没办法,基础太差。在我的眼里,读物永远是一座山,这可不是比喻,它真的就是山,我们这些做读者的要克服身体的自重,然后才能汗流浃背地、气喘吁吁地翻过去,它太费劲了。”毕飞宇将这样的阅读叫作“乙方阅读”。
相对而言,他觉得读物是山,岿然不动,“它就是骄傲的甲方”。读物的质量代表着甲乙双方的尊严,这份尊严,在手机阅读时代更需要被重视。
关于阅读难度的讨论,也对应了他历经15年雕琢、一度推翻重写的《欢迎来到人间》。这部作品与他过往的《青衣》《玉米》《推拿》等关于历史书写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他已不满足于价值取向、美学特征已有“定论”的记忆类书写,于是他将目光转向医院,透过外科医生傅睿的精神轨迹,折射出当下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疼痛”。
“这部小说是我的噩梦。在没有完成之前,我无数次想要放弃,起码有十次以上。”谈及《欢迎来到人间》,他总能想起无法摆脱对时代表达的欲望与焦灼,在内心不断往前的“推背感”支撑下,他最终写完了这部作品。
今年61岁的他,形容自己在这个春天获得了“新生”——“好像一个全新的小说家在我身体内部诞生了”。他大口呼吸,每时每刻保持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警惕不让自己变成一枚“琥珀”。
曾经书写的内容、心态的转变,对毕飞宇而言,“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是他写下了与他同呼吸、共命运、血肉相连的对象,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与时代脉搏的同频跃动。
时间轴
【01:52】为什么一开始给《欢迎来到人间》取名为《琥珀》?
【10:09】我们不能害怕困难的阅读
【12:24】是生活在改变作家,还是作家在改变生活?
【15:10】如何看待“文科无用论”?
【20:53】谁也不能垄断文艺,业余写作者越多越好
【25:52】小说家最不能干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变成琥珀
【27:55】写怎样的作品“有意义”?
【35:08】我不愿意“躺平”,因为我不愿意失去我的幸福
【36:02】写作最根本的问题是面对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
【49:05】来广州有种健身前做完“热身”的感觉
本期嘉宾
毕飞宇,1964年生,江苏兴化人。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其作品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法国《世界报》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有《毕飞宇作品集》《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平原》《推拿》等。2023年7月,出版长篇小说《欢迎来到人间》。
网址:花地有声|毕飞宇:作家最不能干的事,就是把自己变成“琥珀”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7396
相关内容
作家毕飞宇:要想“手高”,必须首先“眼高”老总把手下坑进深渊 自己躲进山里清修,不是人干的事
作家毕飞宇:要想“手高”,必须首先“眼高”|当代书评·专访
夜读|把自律变成习惯,遇见更好的自己
老师,我们牛牛变成水牛后怎么更帅了 张凌赫 樱桃琥珀 张凌赫
当正义得不到伸张时,唯有把自己变成恶魔!
“一个人的打假”:沉默正在损害文学的尊严|花地有声
《当代》颁奖:王蒙获年度致敬作家奖,毕飞宇等获长篇小说奖
张君燕:用自己的方式,把日子过成向上的诗|中原作家
《欢迎来到人间》一年,专访毕飞宇:傅睿,一个大写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