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遗作出版,改写了“一间自己的房间”提出时间

发布时间:2025-10-09 12:11

时间管理专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提出"四象限法"的个人版——四区时间管理法。 #生活常识# #时间管理建议# #时间管理专家#

三篇由弗吉尼亚·伍尔夫早年创作的短篇故事近期被重新发现整理,这三篇故事合在一起,构成了她对一位家庭挚友的戏仿传记。今日,它们首次结集出版,上架书店与电商平台。

这部名为《维奥莱特的一生》(The Life of Violet)的作品灵感来自伍尔夫的作家朋友玛丽·维奥莱特·狄金森。伍尔夫在20岁时结识了这位朋友,后者不仅经常阅读她的早期写作,还曾将她引荐给最初的编辑与一群贵族友人,并在伍尔夫1904年因亲人离世而濒临精神崩溃时悉心照料她。

遗作里的三篇故事充满讽刺色彩、奇幻离奇,却又出人意料地充满喜剧感。情节与场景如万花筒般变幻:一会儿描绘赫特福德郡一座雅各宾式大宅里的贵族闹剧;一会儿又转入睡前童话——两位女性骑在鲸鱼背上前往遥远的东方城市实验理想社会。

这部“戏仿传记”写于1907年,那时伍尔夫的第一部小说尚未面世(直到1915年正式出版第一本小说《远航》)。彼时她还未改为夫姓,本名为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且并不打算公开这几篇作品。她把草稿寄给狄金森时,明确要求只有狄金森和另一位朋友内莉可以阅读。她还告诫内莉:“别引用——看我多虚荣!也别给别人看,我已经记不得它有多糟糕了,但我知道半年后必须重写,不过我不保证会去做。”

然而事实证明她确实回头修改过。最新发现的修订稿静静沉睡在威尔特郡朗利特庄园里长达八十年。伍尔夫研究者、田纳西大学教授乌米拉·塞沙吉里在寻找狄金森撰写的一本未发表的关于伍尔夫童年的回忆录时,联系了威尔特郡的朗利特庄园图书馆(狄金森文件收藏地,一座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宅邸)。对方的回应让她“震惊”:是的,他们确实藏有一本《斯蒂芬家族回忆录》,但还要不要再看看“友谊故事”——一份伍尔夫亲手校订过的原始打字稿?

塞沙吉里原本以为所谓的“友谊故事”只是复制品文件,因为纽约公共图书馆早已收藏有一份同名手稿Friendships Gallery。但朗利特庄园图书馆坚持表示:“不,我们手里的是有伍尔夫亲笔手迹的文稿。”正当谜团渐深时,新冠疫情爆发,国际版权法阻止了这类文件的远程扫描或视频展示,这场探索因此延宕数年,直到2022年,她才获准进入庄园里的图书馆一探究竟。

▲ 出版社将此书与伦敦的伍尔夫雕像合影

当档案管理员把她领进阅览室,递给她一个奶油色的盒子时,她双手颤抖,掀开盒盖,里面整齐摆放着打印成册的故事,布满作者亲自修改的笔迹,她开始确认这是纽约公共图书馆所藏原始版本的修订版,尽管大多是看似细微的调整,但这些来自1908年的修改却证明了伍尔夫对这些故事的认真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作为一名普通学者,你绝对想不到会有这样的时刻,”塞沙吉里说道。

本月初,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以《维奥莱特的一生》为名推出了这一发现。伍尔夫的身影在这些故事中清晰可见。正如伍尔夫研究者马克·赫西所言,这里已经盛开着后来伍尔夫孕育长篇小说《奥兰多》的奇幻想象力,比如某处写到,一位女神“咔咔作响地合着下颚,宛如象牙制的响板,而野樱树随之颤抖,将花朵敲击得叮咚作响,仿佛每一片粉色花瓣都是一口银铃”。在另一处,“夫人挥动扇子,好似大象舞动长鼻。”

在第二篇短篇小说《魔法花园》里,更能窥见伍尔夫在1929年提出的著名女性主义标题“一间自己的房间”的萌芽之音:

“你知道吗,我觉得——维奥莱特,你难道不觉得,这会很美妙——”

“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是的,我的好女人。”维奥莱特喊道。

伍尔夫继续写道,这一宣告是“一场伟大革命的开始,这场革命将使英格兰变得与过去截然不同”。

塞沙吉里认为这些久被藏匿的作品极具激进气质。第三篇短篇故事取材自伍尔夫朋友狄金森与内莉的环球旅行,背景设在日本,伍尔夫想象了一个由两位神灵组成的“进步而彻底平等”的社会。尽管其中为人物取的东方名字显露出她的文化局限与“东方主义”,但她也观察到,《维奥莱特的一生》和《三枚旧金币》(作者于1938年发表的关于父权制和法西斯主义的论战)提到的乌托邦愿景之间有着清晰的联系,伍尔夫在书中构想了一个致力于实现“正义、平等和自由”的多族群社会。

因此,《维奥莱特的一生》展示了“另一种可能的伍尔夫”,塞沙吉里写道:“她是一个寓言家,以奇幻与超现实的手法去瓦解父权制的遗产,而不是依赖哲学或历史。”更有评论表示,《维奥莱特的一生》颠覆了婚姻的情节,驳斥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必须在美德和野心之间做出选择的观念,并颂扬了女性的友谊和欢笑。

至于为何这些作品长期被忽视?1955年,狄金森家族曾把早期未修订的故事手稿(今藏于纽约公共图书馆)提供给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但后者认为这些不过是“私人玩笑,不值一提”,婉拒购买和出版。手稿随后流入伦敦一家旧货店,以一先令的价格被未来的布克奖创办人汤姆·马施勒买下,他送给了评论家弗朗西斯·温德姆,后来温德姆指出了马施勒未能意识到的关键点:作者“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就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从那以后,这些故事长期沉睡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一直被伍尔夫短篇小说选集的学者和编辑们忽视。

伍尔夫于1908年进行的修订版相比原稿更多聚焦修改了语言节奏,这是她一贯在意的地方。有些改动甚至吸收了狄金森的批注:比如伍尔夫原先写维奥莱特“尖叫”那句关于房间的话,狄金森建议改为“喊道”。这类细微调整,让文字多了一份厚重。

“这一发现说明,伍尔夫并没有像人们以为的那样遗忘早期作品。”研究者马克·赫西总结道,“她曾以极其认真的态度重新修订,细致到每一个用词,因为她自己把这些故事视为实验,作为锤炼个人小说风格的重要一步。”

网址:弗吉尼亚·伍尔夫遗作出版,改写了“一间自己的房间”提出时间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7440

相关内容

《山花》2023年第5期||谢雅卿《花岗岩、彩虹与海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写作》
《书会说话》:一个人应该每七年换一份工作?
“她好厉害,她一定会是我!”
恋爱时间越长,就越难以启齿提出分手吗?
李玟遗作上线,致敬妈妈的偶像猫王向全世界安利吴清功李玟遗作将公开
董璇女儿小酒窝主动提出对张维伊改称呼
贾宝玉要午睡,秦可卿为何非要将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时间悄然改变了我们的模样,却让回忆更加滚烫
透过有窗户的画室看到潘玉良们想活出的人生
那夜田郊,雪满长空,他一记破地长枪,声震四野,从此改写了我两世多舛的命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