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戏剧人跨地域对话的鲜活样本

发布时间:2025-10-26 10:25

音乐戏剧可以跨越语言和地域界限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音乐戏剧#

话剧《唔讲得》剧照。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曾 凌

讲得?唔讲得?还是唔得唔讲?围绕着关于“讲与不讲”的话题,香港实验艺术团体“进念·二十面体”制作的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生动呈现了“人人皆是孤岛”的主题。该剧改编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监、一级编剧喻荣军的普通话剧本《不可说》,此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剧目之一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反响热烈。

一个诞生于上海的故事,在导演胡恩威的精心编排下,通过多媒体融合的舞台设计,营造出冷峻而锐利的艺术氛围,叶童、黄德斌等演员以精湛的演技,结合广东话特有的语言节奏与俚语幽默,在上海舞台上碰撞出独特的化学反应,深刻诠释了“不可说”的人生困境,亦成为戏剧人跨地域合作对话的鲜活样本。

《唔讲得》以一对神经科医生夫妇的语言战争为切口,层层推进,展现看似完美的婚姻下隐藏着的丧子之痛和无法言说的秘密。丈夫与女学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儿子的车祸由谁引起?多年前的老同学忽然到访揭开一个谎言后,夫妻俩是否还能继续?当观众在剧情的迷宫中努力寻找真相时,下半场的叙事却开始一路“放飞”,现实的门扉轰然关闭,荒诞的剧场在黑暗中启幕。

当遭遇车祸的人变成丈夫、变成妻子,甚至剧中人成为疯人院里的病人,生活的面貌会有多大的不同?下半场以时空交错的方式讲述了更多可能的版本,不断打破现场观众的认知,并传达着一个信息:很多时候人们对真相的拼命追逐不过是一场徒劳的游戏,那些罗生门式的故事,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皆是外在的,真正的内核在于那个“唔讲得”的世界。

主演叶童、黄德斌的表演细腻而生动,将角色“沟通即争吵”的压抑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们的表演张力,尤其是叶童用感性的甚至癫狂的肢体语言演绎角色神经质的一面,呈现情感的爆发,让孤独不再是静态的悲剧,而是动态的抗争。然而,他们越是努力用语言表达,越暴露沟通的无效,越深切地揭示孤独不止于人际间的沟通障碍,更指向“自我认知的盲区”,如同台词中所说的:“我们——我们都是乌鸦,乌鸦落在了黑毛猪身上,只看见猪的黑,没看见自己的黑。”

剧中的多媒体设计并非单纯背景,而是表演的延伸,是“唔讲得”世界的具象化:当夫妻俩讨论儿子的成长时,背后大屏幕上巨大的骷髅象征着死亡的真相;实时投影让演员的微表情一览无遗,由此观众便可以跨越语言的屏障,感受他们真实的情绪;一些看似温馨的画面却配以怪异的声音,这种“声画错位”亦是对内心世界的赤裸剖析。

大屏上的字幕也成为了重要元素,尽管巨大的字幕异常醒目,但密集的台词、独特的广东话,仍让部分上海观众在理解上有一定障碍,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俚语的幽默引发部分观众心领神会的大笑,另一种无法同频的尴尬恰恰与剧中人的孤独形成奇妙的互文。

幸而,巴别塔寓言中的语言诅咒总会被转化为新的可能——孤独的底色上,戏剧人跨地域合作用天马行空的叙事手法,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沉浸式体验:你以为在旁观一部解谜婚姻的话剧,不知不觉中已经直面孤独的深渊;你开始意识到“不可说”的悲凉,演员们又与你用歌曲、用尖叫、用透明充气抱枕的互动形成情感共鸣,进行情绪宣泄。从最初的“听不懂”“看不懂”的疑惑,到最终“无需看懂”“只需一起感受”的释然,原来孤独并非终点,而是自我认知的起点,是新的连接的起源。

(作者系上海文艺评论家)

网址:沪港戏剧人跨地域对话的鲜活样本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9518

相关内容

乐动沪港 经典共鸣——上海、香港两地经典音乐广播首次联袂呈现音乐盛事
沪港共振!“上海视听”精品推介会亮相香港国际影视展
邓稼先与大学生跨时空对话
马伊琍孙俪沪语差异引热议,老上海人辨地域出身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青铜之光:三星堆与罗丹的超时空对话”特展在沪开幕
夏元遇刺二妞崩溃闻知秋牺牲韶华离沪赴港
三星堆与罗丹展开“超时空对话” “青铜之光”特展在沪揭幕
军旅剧山河回响跨时空对话引共鸣
2025成渝戏剧双城记开幕
2024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启帷 中外戏剧人共话互鉴融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