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艺:布克奖新设童书布克奖,新晋诺奖得主新作推出,莫言发文悼念杨振宁

发布时间:2025-10-27 11:30

9. '活着为了讲述'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生活乐趣# #阅读好书推荐#

▷30年后重谈“新生代”。近日,“新生代三十年(1995-2025):行进中的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暨出版中心成立四周年庆典举办。1995年1月,评论家陈晓明在《山花》杂志发表《晚生代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一文,“晚生代”或曰“新生代”这个文学概念初现端倪。此次研讨会的发起人之一、评论家何平指出,重提“新生代”并非为了集体怀旧,而是为了探讨两个核心议题:作家的可持续写作能力,以及学术界对这批作家经典化工作的不足。

▷莫言发文悼念杨振宁。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24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发文深切怀念杨振宁:“大师归去,高见永存。”他还发布了手书新诗《悼杨振宁先生》。

图源:两块砖墨讯

▷童书布克奖推出。近日,布克奖基金会推出了一项重要的新文学奖项——童书布克奖。这项新奖项首届获奖者将于2027年初公布。该奖项旨在表彰在英国或爱尔兰出版的以英文创作或翻译成英文的当代儿童小说,这些小说覆盖的儿童读者年龄为5岁至12岁。与布克奖、国际布克奖一样,入围作家每人将获得2500英镑奖金,获奖者将获得5万英镑奖金。

▷李洱谈《红楼梦》。在近日举办的“名家谈经典阅读”系列讲座上,作家李洱分享了他对《红楼梦》的理解。他指出《红楼梦》的经典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1934年之前,这部作品普遍被视作通俗小说,直至学者李辰冬将其与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作品相提并论,推动其走向世界,并确定《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至高地位。对于《红楼梦》“未写完”的争议,李洱从创作者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曹雪芹并非因晚年贫穷或手稿遗失停笔,也许是陷入“不知如何写宝玉15岁后人生”的创作困境中。

作家:李洱

▷新晋诺奖得主小说集《世界在前进》中文版推出。新近上市的《世界在前进》是2025年诺奖得主拉斯洛沉淀近三十年后出版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他截至目前最新、最重要的短篇创作,其中包括一篇正文全部留白的文本。在这部有意打破所有传统、挑战语言极限的实验性短篇集里,读者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充斥着人类精神症候的文字迷阵。

▷长篇小说《青云梯》研讨会举办。范稳长篇小说《青云梯》以云南高原一百年的交通发展史为背景,既写了百年铁路修建史,也写了吴、陈两个家族的百年兴衰沉浮史。在近日举办的小说研讨会上,作家邱华栋指出,“青云梯”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作家穷其一生的劳作也可以比喻为攀登文学之梯,“《青云梯》也标志着范稳经过漫长艰苦的攀登达到了自己长篇创作的新高峰”。评论家施战军认为《青云梯》中的世代观察,与传统文化关于家族兴衰的认知似乎有所衔接,“是一部讲述人之大道、路之史诗的作品”。评论家贺绍俊认为范稳在小说创作中,一直在做同一件工作,即重构小说的宏大叙事。

范稳

▷在故宫出生的人会如何书写自己的成长呢?《我在故宫长大》的作者北双宝的父亲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后转业进入故宫做保卫工作,北双宝也因此成为罕见的生在故宫、长在故宫、工作在故宫的“宫一代”,从而有了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书中,北双宝追忆了个人成长过程,辅以200张照片,呈现了一个普通人与一座古老宫殿的命运联结。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布2026年度展览计划。2026年将在UCCA北京举办5场展览,包括著名德国艺术家卡斯滕·霍勒大型个展;美国观念艺术家张能杰的首个机构回顾展;美国摄影艺术家秋麦多个系列作品;中国画家段建宇在北京的首个机构个展等。UCCA沙丘美术馆将重点呈现中国观念艺术家杨心广的创作,以及苏格兰视觉艺术家凯蒂·帕特森的装置艺术。据悉,UCCA Edge(上海)将暂缓展览项目的推出,UCCA陶美术馆(宜兴)展讯将另行发布。

卡斯滕·霍勒与阿蒂利奥·马兰扎诺,《托雷瓦多·一脚踢》,2011。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网址:一周文艺:布克奖新设童书布克奖,新晋诺奖得主新作推出,莫言发文悼念杨振宁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9614

相关内容

布克奖评委透露:读完所有入围书目几乎是不可能的
2025布克国际奖长名单公布,13位作家均首次入选
莫言写诗悼念杨振宁 张一一:古典文学修养还不如中学生
人生如逆旅,布克
2024国际布克奖公布短名单,入围作品横跨三大洲
等到一切好转,陪伴你左右的人可能已非我矣 布克
和布克赛尔县总工会举办女职工阅读展演
哥的气质独一无二,你模仿不来,布克
2024国际布克奖短名单公布: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视角
莫言获诺奖持久争议的背后:一场文学与商业的双向狂奔 | 深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