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土一块中文石碑,距今已经1000多年,这字颇有王羲之的风采

发布时间:2025-10-28 18:51

中医的针灸疗法源于《黄帝内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生活知识# #传统文化#

唐朝时中日两国交流极为密切,“遣唐使”来华学习礼仪、文化、习俗,回国时带走大量的典籍、碑帖,这极大滋养了日本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书法方面,更是突飞猛进。岛国传统书道以“三笔三迹”六位书家水平最高,而他们无一例外都学过王羲之、褚遂良等人。启功称赞他们:“实传东晋六朝以来真谛,盖自墨迹熏习,不染刀痕蜡渍也。”

日本还曾出土过一些中文石碑,其中书艺最高的当属《多贺城碑》了。此碑立于奈良时代(762年),如今藏于宫城县多贺城市大字市川,与《那须国造碑》《多胡碑》并称“日本三大古碑”,记载多贺城于神龟元年(724年)由大野东人筑造,天平宝字六年(762年)由藤原朝獦修造,并标明此城与京都、虾夷国等地的方位、距离。

清代学者杨守敬曾考证此碑内容与风格,认为《多贺城碑》受魏碑、王羲之影响极大,参考了《圣教序》的集字方式。此碑释文为:“西。多贺城。去京一千五百里。去虾夷国界一百廿里。去常陆国界四百十二里。去下野国界二百七十四里。去靺鞨国界三千里。此城神龟元年歳次甲子。按察使兼鎭守将军从四位上勋四等大野朝臣东人之所置也。天平宝字六年歳次壬寅。参议东海东山节度使从四位上仁部省卿兼按察使鎭守将军藤原惠美朝臣朝獦修造也。天平宝字六年十二月一日”

相较于《圣教序碑》,此碑没有那么严谨工致,更显稚拙。起笔轻入、中段铺毫、收笔出锋,与王羲之《兰亭序》字捺画的“一波三折”高度一致,刻工未刻意强化方硬棱角,在转折处略作细化。横画则保留王字“左低右高”的倾斜,藏锋、收笔回护,无明显刻痕造成的“刀味”。

笔画粗细自然过渡,此碑如实呈现王字笔画的粗细变化,横画细、竖画粗,符合王字“重主笔、轻次笔”的用笔习惯,刻工通过深浅摹刻还原了这种节奏差异。集字的核心难点是统一不同来源的王字的结字风格,此碑“中稳偏右”,结字比例较为精准,避免视觉混乱。

微调局部疏密,形成平衡,适度放大局部,使左右结构更匀称,适配碑刻的整体章法。《多贺城碑》集字和独创结合,通过精细摹刻与结字协调,成为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一大参考,其价值在既保留王字的帖学精髓,又因刻碑的稳定性,为初学者提供了比墨迹本更易把握的笔法、结字参照。

网址:日本出土一块中文石碑,距今已经1000多年,这字颇有王羲之的风采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9827

相关内容

王羲之第54代孙的书法,颇有祖先遗风,落款用“羲之后裔”注明!
王羲之:大鹅爱好者
你这中文已经学到炉火纯青了
日本书法家藤原行成临王羲之,已入妙境!
本来一副很丧气的春联,王羲之随后加了6个字,让人拍案叫绝!
《兰亭序》真迹在哪里?若出土价值几何?网友和专家看法难得相同
“书圣”王羲之,还有真迹存于世吗?马未都的说法有待商榷
央美教授王镛,指出王羲之“致命缺点”,直言他的笔法写不了大字
王羲之留下41字书法,3亿元卖出去后,专家:亏了,不是真迹!
王羲之老婆写春联,被王羲之随手改了一笔,小偷一看当场气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