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很美的一首夏词,全词清新自然,如同词中的少女一般美得醉人
诗词中的生活智慧,如苏轼的'人生如梦'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文化生活哲学#
元丰七年,47岁的苏轼,已经在黄州居住了四年。
四年前的乌台诗案,让苏轼因与变法派的政见冲突,被排挤出局。之后,他的诗文也成了当时政治斗争的证据。苏轼因此遭遇了长达103天的牢狱之灾,几乎丧命。出狱后的他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这次劫难让苏轼在政治上变得沉寂,但也让他诞生了一种更贴近生活、更明快的文风。此后,苏轼愈发注重生活中的细节,享受四季的变化,并从这些变化中寻找生命的欢乐与动力。
到了宋神宗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终于得到朝廷的恩准,允许他离开黄州,调任汝州。这时,他心情大好,时值初夏,他便写下了这首清新宜人的夏词。
《阮郎归·初夏》
苏轼〔宋代〕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的意思是:
槐树枝繁叶茂,柳树高大,枝叶间的新蝉唱着短暂的歌。和煦的风轻轻拂过,窗下的香炉中,香气袅袅升起,整个环境安静而幽雅。正当午睡中的女主人忽被棋声惊醒,才意识到外面是如此宁静。
一场细雨过后,荷叶在微风中翻动,石榴花像火焰一样在湿润的环境中愈发鲜艳。纤细的手拨动着清池泉水,水珠溅落在荷叶上,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偶尔碎开,又在瞬间聚成圆形。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描绘淡雅清新景色的独特能力,也是他描写日常生活情趣的佳作之一。全词表达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既清新又充满生机。

上片描写了初夏悄悄来临时,少女身边的景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这几句生动勾画了庭院中的初夏景象。槐树枝繁叶茂,柳树高大,绿意盎然,新蝉在浓绿的树叶中啾啾叫着,随着一阵阵温暖的南风,景色愈加幽静,令人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都能感受到初夏的宁静与宜人。
这几句紧接着描述了一个寂静的瞬间:“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窗外是沉香的袅袅香烟,淡淡的香气与轻烟相得益彰,展现出一派宁静幽雅的氛围。突然,棋声打破了午后的沉寂,把正在午睡的主人公惊醒。词人巧妙地通过“棋声惊昼眠”一语,反衬出四周的宁静,显现出夏日午后的闲适与清和。

下片则描述了这位少女在午梦醒来后的心境,她在静谧中尽情享受初夏自然的景色。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写的是初夏微雨后的景象。小荷刚刚吐出嫩芽,雨后更显娇嫩,在微风中轻轻翻动。榴花经过细雨的滋润,更加鲜艳如火,宛如烈焰一般。词人在这里通过“燃”字,赋予榴花动态的美感,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写的是少女在清池边玩水的情景。她轻轻拨动清泉,水珠四溅,落在荷叶上像是珍珠般圆润闪耀。此时此刻,少女的心情仿佛水珠的跳跃一样,愉悦而轻盈,透出一种纯真与欢愉。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初夏的风光,还蕴含着少女的情感与心境。词中的景象清新自然,充满生命力,感情则细腻灵动,展现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她与初夏的勃勃生气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灵动生动的画面。

网址:苏轼很美的一首夏词,全词清新自然,如同词中的少女一般美得醉人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9898
相关内容
《苏轼词全集:古典文学的璀璨明珠》苏轼离世76年后,辛弃疾路过赤壁写下此词,东坡的苦词中之龙都懂
苏轼写了首词赠给婢女,19年后李清照写词无意间反驳,惊艳千年
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词,他只写下了一半,另一半随之出现,成为经典
东风破:苏轼词中的意境与情感深度解读
黄庭坚与妻子泛舟湖上,写下一首词,全词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虎父无犬子!苏轼最有出息小儿子的一首词,豪情和洒脱不输父亲
苏轼最孤独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不少人却把它当“烂尾词”
苏轼大醉后写下一首词,开头和结尾都是千古名句
苏轼最悲伤的一首词,第一句就令人泪目,字字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