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十七岁才立志读书,却成一代文豪,培养出两个流芳后世的儿子

发布时间:2025-11-02 19:10

设立儿童读书角,培养下一代阅读习惯 #生活乐趣# #读书俱乐部#

提起华夏古代丰富的文化,唐诗宋词无疑是其中的瑰宝。喜欢唐诗的人,肯定知道李白;同样,爱好宋词的人,也一定听说过苏轼。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是苏轼的父亲,苏洵,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儿子苏轼和苏辙一起并称三苏。 苏洵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显赫家庭,年少时,他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不爱读书,整天只想着游山玩水,生活中并未表现出多少责任感。即便成家立业后,他依然没有尽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然而,命运让他经历了父母去世的打击,这件事让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二十七岁时,他下定决心开始努力读书,通读经典著作,深入研究诗文,从此走上了正途。

在下定决心读书后,苏洵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他不分昼夜,努力考察古今治国安邦的得失。与此同时,他写下了许多深入的政治论文,内容探讨了治国理政的各种问题。这些作品得到了当时文坛大师欧阳修的高度赞扬。欧阳修特别欣赏他所写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这些作品可以与刘向、贾谊的名篇媲美。尽管如此,苏洵在科举的道路上却屡屡受挫,多次考试都未能及第。 尽管苏洵也创作了许多诗词,但他最为杰出的成就仍然是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作品气势磅礴,议论深刻,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写作风格。苏洵的史论和政论尤为著名,他的文章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语言简练且有说服力。他的代表作包括《权书》、《论衡》等,这些文章探讨了古今形势以及治国安邦之道,带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的风格。

在自己勤奋读书的同时,苏洵也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对苏轼和苏辙的培养,可以说是精心策划的。苏洵少年时游荡荒废学业,深知这种浪费光阴的后果。因此,他从早期就对两个儿子进行了严格的教育。 苏轼和苏辙小时候性格顽皮,常常不愿意读书。面对孩子们的抗拒,苏洵没有选择直接用棍棒来强制,而是采用了巧妙的方法,他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来引导他们。每当他坐下读书时,总是故意找个角落藏起来,等孩子们一靠近时,他便匆匆把书收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两个孩子感到很奇怪,心里想着,父亲到底藏着什么有趣的书呢?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趁苏洵不在家时偷偷把书拿出来,开始认真阅读。苏洵装作毫不知情,继续偷偷读书、藏书。于是,父子之间开始了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不断偷书看,最终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且发现了读书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也成为了学识渊博的名家。 通过自己的努力,苏洵和两个儿子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的名字在文坛上广为流传。苏轼和苏辙更是在年少时就中举成为进士。苏轼的词作更是千古传世,直到今天,人们谈到宋词时,都会提到苏轼的名字。三父子因此合称三苏,他们共同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洵是幸运的,他不仅自己才华横溢,成为一代文豪,还培养了两个出色的儿子。然而,苏洵也有些许遗憾。尽管他的成就非凡,但因为有了苏轼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光耀千古的儿子,苏洵的光芒常常被苏轼的成就所掩盖,导致许多人对他知之甚少。

网址:他二十七岁才立志读书,却成一代文豪,培养出两个流芳后世的儿子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0713

相关内容

农村爸爸进城探望读书的儿子,没想到却遭到儿子的女同学嫌弃
眨眼间已是二十七岁,时光匆匆
谢霆锋将上亿家产留给两个儿子,才明白他究竟多有钱
明明霍震霆有三个儿子,为何只带两个儿子观礼?了解内情才懂霍家的世代传承
明明都是陈凯歌和陈红的基因,两个儿子发展却天差地别…
朱瞻基三十七岁身体开始不济,才知道姚广孝算的真准,果然不长命
17岁嫁半百老夫,23岁丧夫守寡,大字不识,却用母爱养出一代大师
有的人十七岁策马奔腾纨绔逃学,有的人十七岁革命之心却要被砍头
听到戚薇儿子名字,公婆才知被蒙在鼓里两年,二孩不知花落谁家?
他才二十岁,难道他会撒谎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