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深圳文学季开幕
购买二手教材,大学毕业后可转卖给下一届学生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生活节俭# #二手书籍借阅#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文光射斗,笔聚山海才情壮。芳华满座,鹏城四季沐文风。11月2日,在氤氲着文学气息的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上,第十二届深圳文学季正式开幕。这是深圳一年一度备受期待的文学盛会。它为广大读者与新大众文艺创作者铺就了一片广阔的舞台,让阅读与创作、文学与梦想在此交织,生动演绎了一场活力四射的文学嘉年华。
本届文学季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作家协会承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出版集团、鹏城文学院、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特区文学》杂志社、《红棉》文学社、深圳市(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大鹏)区作家协会等协办。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石厉,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松延,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唐亚明,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深圳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绪华,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组联部主任江冠宇,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主任、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吴君,深圳开放大学终生教育学院院长吴晓辉,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监事于爱成以及市区作家协会主席团代表、文学机构组织相关负责人、“文学创读基地”相关负责人、新大众文艺代表与文学爱好者等共同参加活动。
让新时代文学之光照亮鹏城大地
“深圳文学季”始办于2014年,是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作家协会一项常设性、综合性的文化品牌,通过开展系列丰富而有创意的文学活动,不断推动深圳文学的创作、鉴赏、普及以及推广。2025年,为进一步推动深圳文学发展,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重塑、提升、整合了第十二届深圳文学季。
开幕式上,李一鸣在致辞中表示,文学从来是“大业”,是“盛事”。从古至今,文学的河流始终滋养着人民的心灵、民族的精神。他指出,作为从小渔村崛起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奇迹,深圳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壮丽史诗。这座城市中奔腾的人群、奋斗的故事、感人的瞬间,都是文学创作的宝贵源泉。李一鸣指出,深圳作家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各类文学体裁中均已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扎根于深圳这块热土的作品,每一部都是对时代的记录、对深圳人精神成长的描绘。他号召广大作家继续努力创作,让新时代文学之光照亮鹏城大地。

王国猛在致辞中代表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对与会嘉宾和广大读者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举办深圳文学季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旨在激发全市作家创新创业活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今年,深圳文学季在规格、规模、内容及参与度上均创下新高,为本地文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流平台,通过思想碰撞与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创作水平。
王国猛表示,文学是城市的文明底色与精神根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深圳不仅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样通过文学艺术持续积累精神财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有责任在文化建设上作出示范,深圳文学季正是为城市精神财富添砖加瓦的重要实践。王国猛鼓励深圳作家珍视创作机会,潜心创作出传之后世的精品力作;同时通过持续创新,让深圳文学“别具风格”,稳步迈入全国文学创作的“第一方阵”。
五大特色彰显深圳文学发展强劲
据深圳市作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秦锦屏介绍,本届深圳文学季具有五大特色:一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联动了粤港澳、全市30余家单位,策划推出近60场形式丰富的文学活动。二是赛事丰富,定位准确。本届文学季推出第十二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六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首届校园文学大赛、第十二届“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四大赛事。三是平台广阔,繁荣发展。深圳市作协先后在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龙岗区实验学校挂牌成立了“文学创读基地”,在深圳开放大学推出了“文学创读示范课堂”,此外,由深圳市作协策划并催生的深圳市“邦芒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文学进校园活动,被中国作协列为2025年度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项目。这些平台协同发力,为广大会员、文学爱好者搭建了学习交流、实践创作的阵地。四是联动文学资源,为创作者赋能。如“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睦邻文学奖”“梧桐山诗歌节”“红棉文学奖”等赛事,在深圳市作协的指导下,形成了“市区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五是关注“新大众文艺”,凝聚新人才。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先后联合《特区文学》开设“新大众文艺”专栏,启动“未来浪潮”新大众创作者招募活动,助力深圳“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

今年,深圳市作协会员在创作上捷报频传:会员作品频频亮相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权威期刊,多位作家推出个人力作;吴君、杨黎光双双斩获广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其他会员也在各类赛事中表现优异。与此同时,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崭露锋芒,在科幻、网络文学等领域成绩不俗,展现出深圳文学新锐力量强劲。
随着“鹏城文学院”在“湾区之眼”正式挂牌,深圳作家们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平台。这个文学新空间,将为深圳文学赋能,更将为深圳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布“文学活动菜单”
今年,随着深圳文学季的重塑、提升,深圳市作家协会广泛发动并联系了各区作家及全市范围内相关文化机构,统计了相关文学活动,纳入深圳文学季,共同助力深圳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作为本届文学季的一大亮点,现场发布了“文学活动菜单”。
据了解,今年6月至12月,第十二届深圳文学季联动粤港澳、全市30余家单位策划推出60余场重点文学活动。其中部分活动已成功举办,另有部分活动将按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具体包括“经典、原创诗歌朗诵会”“诗颂深圳,AI绘鹏城”“红棉十年,文学绽放”等文学跨界活动,“第十三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六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第八届红棉文学奖”颁奖典礼等文学赛事,以“文学创作的时代性”“汪曾祺的文学启示”等为主题的“文学沙龙”,包括“文化润疆”、文学创读基地创建等在内的文学公益活动,2025深圳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等作家作品推介研讨活动,以及开展“新大众文艺”的深圳文学实践等。
吴君表示,这份缤纷多彩的“文学活动菜单”,是一份全城共赴的文学邀约,是一幅深圳文学自信自强的全景画卷,更是深圳文学再启新程的铿锵足音。
推动“新大众文艺”深圳实践出成果
经典与原创,是文学的一体两面;新浪潮与新大众,是创作的时代双翼。本届深圳文学季的特色活动——以“看见·新浪潮;看见·新大众”为主题的经典·原创诗文朗诵,旨在让我们既看见并致敬一代又一代深圳作家的文学薪传——那是他们在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中的勇敢“弄潮”;也让我们看见并呼唤更多普通劳动者加入创作,那是植根于城市毛细血管的力量与梦想。当经典的光华与大众的真诚交汇,深圳文学奏响时代的强音。
谢湘南《零点的搬运工》、宝蘭《打听娘的名字》、阮雪芳《问路的松鸦》、施浩《时间杂感》、周瑟瑟《梧桐山记》、吕布布《诗人散步的两种路线》等作品,铺就了深圳文学四十多年的时光轨道。我们仿佛看见,一批批与时代同行的创作者,如奔腾的潮水不断涌来——他们记录城市变迁,抒发生命情感,在时代的洪流中且写且行,共同汇聚成这座城市波澜壮阔的心灵图景。

在深圳文学版图里,写作从不只是专业作家的专属,它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愿意表达的普通人。越来越多来自普通人的创作,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汇入文学之大河,滋养着新时代深圳的文艺新生态。尤其是最近一年来,深圳市作协积极引领和扶持,推动“新大众文艺”创作的深圳文学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果。
刘曦岳的《绵绵细雨》、胡涂清的《百外月色》、徐文新的《跨越山海的情怀》、林晓辉的《编织生命的透析机》、淑琴的《童年的记忆》、冬十年的《我在深圳做电线》、罗立国的《拧进螺纹的命运》、陈素梅的《生命中的那一抹辉煌》等作品,从维修车间到透析室,从校园课堂到援疆之路,再到抗美援朝老兵的回忆……这些都让人感受到了文学最本真的模样:它不分职业、不分年龄,只要心中有热爱,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记录者。而这些来自平凡生活的热爱,将长久滋养深圳这片文学沃土。未来,必将有更多平凡人的故事如微光破土,被看见,亦被铭记。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文斌表示,走过十一载的“深圳文学季”,是深圳文艺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坚实成果。展望未来,他期望全市文学工作者继续依托这一文学品牌,既要沉潜深耕,厚植沃土;也要精益求精,锻造精品,共同为新时代深圳文学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网址:第十二届深圳文学季开幕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0944
相关内容
书画展、读书会、观影会……琴岛文学季重磅来袭春京西文学季启幕:扎根城市记忆,现代文学焕新生
“金牛·川观文学季”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活动今日启幕
共赴阅读之约 首届“春京西文学季”燃情启幕
文学星光点亮春城!首届“春京西文学季”启幕
今日开幕!成都传媒亮相第21届深圳文博会,四大文创合作领域展现智媒新生态
美丽深圳·每日一图|2025年8月11日
权威专家为你现场鉴宝,文博会深圳古玩城分会场开幕
“2025·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在罗湖美术馆开幕
早春清香自兰来!江苏省第十二届春兰展暨“幽香北固”镇江市第七届春兰展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