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 莫砺锋《陆游十讲》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游戏文化节还会举办各类讲座,分享游戏制作知识。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游戏文化节#
11月8日,人文社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举办新书分享会,以“千古风流陆放翁”为主题,邀请著名学者展开对谈,分享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莫砺锋新作《陆游十讲》,共话陆游和他的诗词人生。

莫砺锋教授表示,时值陆游诞辰900周年、陆游研究会成立20周年,作为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他将历年撰写的20篇陆游研究论文精要改写为《陆游十讲》一书,“既是向陆游研究会的同仁与广大的陆游爱好者交出一份工作汇报,也是向陆游诞辰纪念献上一瓣心香”。
莫砺锋提出,陆游亦如梁启超所誉杜甫为“情圣”一般,堪称又一位“情圣”。他的诗作中流淌着广泛而深沉的情感——不仅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有对邻里乡民、民间疾苦的真挚关切;不仅与朱熹、辛弃疾、杨万里等大家情谊深厚,也对平凡普通人寄予深情笔墨。陆游既有“英雄气”,又有“儿女情”,他将儒家伦理践行于生命轨迹,将崇高理想与细腻情感融于动人篇章。
随后,他进一步解释陆游何以堪称“千古风流”:正如苏轼心中的曹操、周瑜,真正的风流人物,须是英雄气概与文采风流兼备。陆游正是如此:他的一生,是豪迈胸襟与缱绻柔肠的交织,是一个完整而鲜活的生命写照。正因如此,我们才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侠骨柔情的陆游所深深吸引,走进他丰富的精神世界,确认他不朽的“千古风流”。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顾问钟振振认为,好的文学研究,要有扎实的文献学功底,还要有宏通的思想文化视野。这在《陆游十讲》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莫砺锋先生将陆游置于中国历史、思想文化与文学史的整体脉络中加以审视,不仅揭示其作为爱国诗人的崇高形象,更发掘出陆游在多个维度上的深远意义。全书深入浅出、小中见大,在学术性与普及性两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关于陆游词的成就和特色,钟振振阐释道,陆游虽秉承当时“词为小道”的观念,却并未局限其艺术成就。尽管存世词作仅一百四十余首,但陆游却将诗中常见的爱国、爱情、隐逸等主题及其主要艺术风格,融入词体创作,使得他的一些词成就显著,值得重视。从词史演进来看,陆游在南宋爱国词的发展脉络中,实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不可或缺。南宋的爱国词,陆游和张孝祥居中,前有李纲、岳飞、张元幹,后有辛弃疾、陈亮、刘过,所以陆游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谢琰分享了阅读《陆游十讲》的三点感受:第一,这部著作建立在莫砺锋先生30余年学术研究基础之上,同时饱含深切的社会关怀与责任感。兼具专业性与普及性,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导师,阅读此书皆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收获;第二,全书以十个横切面巧妙勾勒出陆游的多元面貌,生动呈现出一个丰富、立体、完整的诗人形象;第三,莫先生在阐释陆游时,善于引入陶渊明、杜甫、杨万里、辛弃疾等文学大家作为参照,在对比中,不仅清晰凸现陆游的独特面孔,也深化了读者对相关文学家的理解,展现出宽阔的文学史视野。

《陆游十讲》一书精选10个专题,全面展现陆游的人生历程、精神世界与文学成就,涵盖其爱国情怀、自然书写、情感体验、耕读生活、书斋雅趣及文学史地位等重要面向。作者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基础,结合陆游经典作品,深入浅出地剖析其诗词艺术、思想价值与当下意义,既呈现历史语境中的陆游,又揭示其作品的永恒魅力。本书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可读性的优秀普及读物。

网址: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 莫砺锋《陆游十讲》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2283
相关内容
读创今日荐书丨如何阅读陆游、了解陆游?上海书展 | 朱东润先生新版“陆游三书”面世,纪念大诗人陆游900岁生日
2015年11月13日发行JP《陆游诞生900周年》
莫砺锋:白头犹记青衿时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让中华典籍走进当代中国的千家万户
陆游见皇帝前,随意赋诗一首,竟成千古经典
陆游七首经典诗词,首首都有一千古名句
陆游的甫里情结(中)
辛弃疾打算给陆游重修旧屋,陆游写诗拒绝,短短几句令人肃然起敬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白石老人自述》完整展现其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