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走到人生终点才醒悟,人生追求最高级的活法,无非就是这6个字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从一个起点出发,走向另一个终点,是生活的常态。 #生活知识# #人生哲理#
原标题:人老了,走到人生终点才醒悟,人生追求最高级的活法,无非就是这6个字
“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这是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写的。
汪曾祺三岁丧母,但是父亲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家乡生活了近20年后,赴西南联大就学,之后却被误打成“右派”,下放到张家口劳动4年,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汪曾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写作中去,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里,没有太多苦大仇深的批判,而是处处充满趣味和哲理,帮助无数人走出了迷惘和焦虑。
对于人生的活法,汪曾祺在其著作《人间草木》中提到:人老了,走到人生终点才醒悟,人生追求最高级的活法,无非就是这6个字!
看淡
汪曾祺曾在《人间草木》一书中提到:“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得到、不断地失去的过程,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就会收获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汪曾祺先生提醒世人,人这一辈子,最高级的活法,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看淡得失,生活才会更顺遂。
想开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有言:“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人生大多数不如意的事,其实是源于自己的耿耿于怀。
大学毕业后,汪曾祺生计艰难,当了两年老师后去上海,因为找不到工作,情绪极为悲观,想要自杀,他的老师沈从文知道后,骂了汪曾祺一顿,说:“为了一时的困难,你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于是,在沈从文的帮助下,汪曾祺结识了李健吾、巴金等人,进入京派作家行列。京派中林徽因、凌叔华、萧乾、朱光潜、朱自清等各具特色,汪曾祺被寄予厚望。
看开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人生,本就不会十全十美,太过于固执,容易身心疲惫,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把心放宽,把事看开
汪曾祺的写作出名后,有很多人都劝他写一些宏大的文章,他却不予理会,而是在自传中说:“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对于曾在困难和挫折中挣扎过的他来说,芸芸众生的故事更有人情味。正是他这份不迎合、不逐名利的淡然,才有了后面那些真实有温度的文章。
责任编辑:
网址:人老了,走到人生终点才醒悟,人生追求最高级的活法,无非就是这6个字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6242
相关内容
人老了,走到人生终点才醒悟,人生追求最高级的活法,无非就是这6个字人老了才明白,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以下三件事
走到人生边上人老了,与兄弟姐妹最好的相处方式,并非聚会、吃饭,而是这三种
人老了才醒悟,真正的“晚年”凄凉,不是没朋友,而是这三点
夜读|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活法:1个字!
一个女人,最高级的活法:不纠缠
人老了,走不动了,才悟透的三个道理,希望你年轻时候,就能读懂
人老了才明白,兄弟姐妹相处,最舒服的关系,就是这2种,但愿你也是
人生一场,靠的就是心态
女人到了中年,最具智慧的活法:六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