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话剧10月再临上海,再现盛唐风云,铸就热血长安
分享一部历史剧《长安十二时辰》,了解唐朝风貌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电影剧集分享#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27日报道:“长安,是天下所有人的长安 。”2025年10月5日至6日,由西安话剧院出品,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YOUNG剧场主办,深圳晶英文化演出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改编自马伯庸原著的话剧《长安十二时辰》,将在上海YOUNG剧场·主剧场开演,带领观众梦回大唐,共赴一场惊心动魄的长安冒险。
今年,马伯庸“长安系列”IP热度持续攀升,从影视到舞台,全面掀起盛唐美学热潮。同名IP改编的电视剧、电影在今夏火热上映,7月,话剧《长安十二时辰》在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演出更是一票难求,现场气氛热烈,观众好评如潮,社交媒体上“看不够”“想二刷”的评论不绝于耳。
此次上演的话剧《长安十二时辰》,以公元744年唐天宝三年上元节为背景。表面上,这是个万民同欢、灯火辉煌的上元佳节,实则背后隐藏着颠覆长安的惊天阴谋。同一时空下,不同身份、立场和命运的人物纷纷登场,共同勾勒出一个层次丰富、真实可感的大唐风貌。观众将从中感受到盛世之下普通百姓对长安的质朴理想,以及戍边将士保家卫国、九死无悔的铁血丹心与家国情怀。
故事采用“双男主”多线索叙事结构,“守长安”与“乱长安”的两条主线诗意交织,在展现理性与疯狂两种不同抉择的同时,也引导观众一同思考。在真相揭示与结局处理上,该剧精准暗示、大胆留白,使故事充满悬念,意味深长。不仅再现了大唐长安的盛世繁华,更展现了历史长河中鲜活的芸芸众生,传递出“百姓和乐方为盛世”的核心思想。
在舞台呈现上,《长安十二时辰》打破传统,采用简约抽离的表演风格和强假定性的舞台设置,颠覆了人们对繁复、暖色调大唐形象的固有认知。悬挂于舞台上空的长安城微缩沙盘模型、唐三彩配色的角色服装、散点流动的长安市井画卷、金色流沙汇聚而成的宫殿轮廓,无一不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长安街头。此外,象征百姓众生的“古希腊戏剧歌队”、富有形式感的肢体表达、“锣”与“鼓”的象征性对质,以及开场时李隆基扮演者在万籁俱静中的娓娓道来,都充满先锋特色,深受青年观众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话剧将闻染这一角色意象化为长安百姓集体意志的代表。她以制香为媒介,传递善与美,促进各国友好往来,承载着天下长安、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也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对和平与美好的向往。而“第八团”等戍边将士为守护长安百姓的幸福生活,发出的一声声“不退”,更是让人深刻感受到长安的美好所在——在于那万家灯火,在于平凡人的朴素理想。
当古装历史剧与先锋表达相遇,国潮摇滚融入盛世大唐,传统与当代、写意与繁华、热血与悲壮、荒诞与狂欢激烈碰撞。话剧《长安十二时辰》将带给大家一个怎样的“长安传奇”?据悉,话剧将于7月28日11:55开票。
网址:《长安十二时辰》话剧10月再临上海,再现盛唐风云,铸就热血长安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70355
相关内容
近年来最出色的电视剧之一,完美再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盛唐时代,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土特产——西安临潼火晶柿子
上海中心城区再添艺术“梯田” 大上海剧场于黄浦江畔启幕
目光炯炯,宇文长安以深情破解困局!风华再现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受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曾获朱自清散文奖
护士的十二时辰
《长安的荔枝》爆火背后:马伯庸与曹盾文学影视的黄金配方?
《长安的荔枝》突然撤档
明星都来啦! 携电影《长安的荔枝 》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
大唐不夜城千年诗韵讲长安·国艺中联刘兵《诗歌艺术》话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