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彩丘壑载文心:张大千1934年<山水画>与傅增湘题跋的艺林双璧》
秘鲁马丘比丘的千年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摄影旅行目的地#
一、画里烟岚:张大千青绿山水的绚彩逸境
这幅1934年的《山水画》,是张大千早年青绿山水的精工之作:画面以浓妍却清透的绛红、石青、石绿铺染山峦,层叠峰嶂如霞浪翻涌,笔法兼工带写——既见细劲的勾勒皴擦,又含晕染如泼的色彩层次,将传统青绿的富丽与文人山水的空灵融于一轴。林间屋舍、溪桥映带,更添“可居可游”的诗意,尽显其对古意的创造性化用。
二、一代画仙:张大千的艺术万象与风格特质
张大千(1899-1983),20世纪中国画坛跨时代的艺术巨匠,其艺术风格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突破”:
• 早期风格(1940年前):以临习古画为基,精研“四王”、石涛、八大等历代名家,笔墨细腻、意境清雅,此幅1934年《山水画》即属这一阶段——青绿山水的“精工富丽”与文人画的“空灵淡远”结合,色彩浓烈却不艳俗,构图繁复却显疏朗。
• 中期及后期风格:中年后融合敦煌壁画的色彩张力,开创“泼墨泼彩”技法,以大笔挥洒的墨色、晕染交融的色彩,打破传统山水的笔墨边界,兼具抽象性与意境美,形成“雄奇瑰丽、古今融汇”的独特画风。
三、此画的画风特点:精工青绿里的文人意趣
这幅《山水画》集中体现了张大千早期青绿山水的核心特点:
1. 色彩运用:以“重彩青绿”为底,绛红、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层层叠加,却通过淡墨晕染调和,既保留传统青绿的富丽华贵,又避免了艳俗感,呈现“浓而清、艳而雅”的视觉效果。
2. 笔法技法:兼用“勾勒皴擦”与“没骨晕染”——山峦以细劲线条勾勒轮廓,再以皴法表现肌理;树木、屋舍则以没骨法晕染,笔法灵动,兼具工笔的精致与写意的洒脱。
3. 意境营造:虽用重彩,却通过云雾留白、溪桥屋舍的点缀,营造出“林泉高致”的文人山水意境,实现了“富丽色彩”与“淡远诗意”的平衡。
四、墨韵相佐:傅增湘题跋的文心留痕
此画的题跋出自傅增湘手笔,其书法秀逸端雅,与绛彩山水相映成趣。
傅增湘(1872-1949),近代藏书界泰斗、学者兼书法名家。他以“藏尽天下善本”的藏书成就名世,书法取法晋唐、融贯碑帖,笔力清隽、韵味醇厚,常为名家书画作跋,其题字既是文化品鉴的注脚,亦是自成一格的墨宝。
五、双绝合璧:画与跋的传世余韵
当张大千“浓雅相济”的青绿山水,遇上傅增湘“清隽端雅”的题跋书法,是艺术创作与文人品鉴的共鸣,亦是20世纪文化界“书画相佐”的经典范本——画的富丽、字的雅逸,共筑“画艺+文韵”的双重价值,成近代书画史上一段艺林妙缘。
网址:《绛彩丘壑载文心:张大千1934年<山水画>与傅增湘题跋的艺林双璧》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88076
相关内容
《绛彩丘壑载文心:张大千1934年<山水画>与傅增湘题跋的艺林双璧》张大千山水画:绘尽山河万象,演绎艺术传奇
张大千《重彩山水画》
张大千山水图艺术鉴赏与市场价值分析
张大千书画《青峰云天》
沉璧陷害魏璎珞 傅恒得知真相浮出水面
文水县举办《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还原与思考》专题讲座
保利拍卖二十周年丨创天地之象:张大千泼彩代表作《瑞士风雪》
张大千首席大弟子何海霞先生小书童 岳红强
画家殷大坤泼彩山水画赏析:泼墨挥彩间,尽显天地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