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有多赚钱?评论爆料短剧真相,原来都是靠这样赚钱的!
长期投资股票通常比短期交易更赚钱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理财投资指南#
《奶团太后三岁半》这部AI真人短剧悄然突破了2亿的播放量,观众们纷纷留言称,虽然口型略显生硬,但整体效果几乎可以取代传统电视剧。这部短剧的成功,足以说明,曾经依赖“土尬”剧情吸引眼球的短剧行业,正因AI的介入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传统短剧的从业者,尤其感受尤深。

王浩翔是一位在短剧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年的演员,他参与过《离婚后,被三个哥哥宠上天》等多个热门短剧的演出,他的经历具有典型代表性。刚入行时,10次面试能拿到一个角色已经算是幸运了。为了维持在北京的生活,他白天奔波于剧组拍摄,每天拍摄时长可长达二十几个小时,累了就地躺下稍作休息。晚上他还兼职做服装模特,搞娱乐直播等副业。收入的不稳定让他每次拿到酬劳后,都将其存入京东小金库,用稳定的收益来规划自己的开支。

更让人头疼的是成本问题,2023年一部短剧的制作费用大约为二三十万,然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成本便已经飙升至七八十万,一些大型制作的费用甚至达到两三百万。AI真人短剧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夫子AI团队的一个案例尤为典型:三个工作人员只用了10天时间,花费了5594元就完成了十集短剧的制作。整个流程由AI主导,从剧本到分镜,甚至画面和配音,所有环节均由AI完成。《白狐》这部AI短剧的制作更为神奇,它将传统短剧的三个月制作周期压缩到两周,制作成本从每分钟数万元降至整体约万元。

最初,大家都想重点讨论技术有多强大,但事实上,真正引起行业关注的却是这种“去剧组化”的模式。导演、演员等传统角色,似乎在AI面前被完全取代。

2024年国庆期间,Sora2的更新成为一个关键转折点。Sora2能够自动添加音频和对话,解决了音画不同步的问题,使得AI短剧的量产成为可能。AI真人短剧的题材也逐渐走出了一条与传统不同的道路。AI漫剧通常侧重于特效,偏爱末日、重生等男频题材,而AI真人短剧则基本由女频主导。《奶团太后三岁半》和《奶团太后宫心计》就是典型代表,连末日题材的主角都换成了女性。从这个角度来看,AI真人短剧的写实风格更适合细腻的情感表达,也更贴近女性观众的需求。

翻阅腾讯视频的AI短片大赛入围作品,我注意到像《半岛长夜》和《贵客来茶楼》这样的AI真人短剧,能够处理抗美援朝、民国故事等现实题材,同时情感表达也不逊色于真人剧。这些作品无疑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如今,行业中的各大平台纷纷出手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相继举办AI短片大赛以抢夺人才,优酷也悄然收购了《白狐》这样的优质作品,TVB甚至为AI演员开设了社交账号进行互动。同时,技术公司也没有闲着。昆仑万维推出的SkyReels能够在30秒内生成视频,百度的短剧平台则为创作者提供资金和流量扶持。

然而,在这片热闹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一些AI短剧仍然存在口型偏差、动作僵硬等问题,尤其在内容方面,有些宫斗剧直接复制传统剧情,甜宠剧则仅依赖情感推动而缺乏实质内容,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毫无疑问,AI真人短剧正在带来一场行业革命。它不仅大幅降低了短剧的制作成本,还拓宽了题材的选择范围。随着6.96亿短剧用户的庞大市场,AI短剧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短剧的核心始终是故事。如果仅仅依靠技术炫技,而忽视剧情和角色的塑造,即使技术再先进,也难以吸引观众。
AI真人短剧并非是要取代演员,而是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未来,它是否能够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否平衡好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毕竟,不论形式如何变化,能够打动观众的故事,才是最具生命力的。

网址:短剧行业有多赚钱?评论爆料短剧真相,原来都是靠这样赚钱的!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0882
相关内容
“短剧之都”花落西安背后:多地想成为短剧新王丨大鱼财经解锁微短剧爆火的行业密码
2025最新赚钱攻略新鲜出炉,选对行业、谈好利息、加点感情
红果短剧两大新政,短剧行业的“洗牌”号角已经吹响
全家靠儿媳一人赚钱,婆婆还不讲理,最后的做法真解气
“短剧之都”不在横店,在西安?
74岁刘晓庆连拍两部短剧,娱乐明星入局加速洗牌微短剧行业升级
文化杂谈|“神仙姐姐”下凡,明星入局短剧潮起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为行业精品化释放出何种信号?
红果精品短剧初长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