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作曲家联袂创作 北交《北京印象》迎首演
京剧是源于中国北京的戏曲形式,融合了唱、做、念、打四种表演手段。 #生活知识# #传统文化#
11月12日晚,大型交响组曲《北京印象》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迎来首演。作为北京交响乐团2025-2026音乐季重点创作项目,这部由来自美国、泰国、德国、俄罗斯、阿根廷、尼日利亚六国杰出作曲家联袂创作的交响巨制,在音乐总监杨洋执棒北交的倾情演绎,以独特的国际视角和多元的音乐语言,呈现了一幅跨越文化边界、融汇东西方智慧的首都音画长卷。

《北京印象》是北交立足国际化视野,汇聚全球音乐创作力量的重点项目。特别邀请了六国优秀的作曲家,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视角,共同描绘他们心中的北京。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介绍,“北京交响乐团非常重视中国作品的创作,我们的作曲家很多已经走向世界,所以这次邀请外国作曲家来创作,希望通过他们的视角看中国,表达中国,同时推动中国乐曲在国外上演,让国际更加了解北京。”
音乐会第一乐章《不一样的四季》出自美国作曲家查德·卡农之手。他曾为多部好莱坞电影配乐,以交响作品闻名国际。该乐章运用细腻的音色变化和创新的和声语言,将北京四季的独特韵味娓娓道来。第二乐章《岁月如光》由堪称半个“中国通”的泰国作曲家庞那荣创作,“我早在2006年就来过北京,也非常熟悉中国文化,为北京创作乐曲,无上光荣。”

德国作曲家斯文·戴格创作的第三乐章《活力之城》用激昂的节奏点燃现代北京的朝气蓬勃。俄罗斯作曲家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从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中找到灵感,创作了第四乐章《灯塔》,他说“这首改编自藏族民歌的歌曲,让我感受到希望的力量,为了表达我对两国间深厚文化联系的致敬,我还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和《卡林卡》也编到曲目里。”
第五乐章《城市絮语》由阿根廷作曲家阿里尔·皮诺蒂创作,他将北京的历史厚度与探戈的旋律进行结合,构筑一座音乐桥梁。增加了独奏乐器手风琴,再现探戈灵魂。尼日利亚作曲家昂切·拉杰什·乌格巴贝创作的最后一个乐章《光明与未来》,其命名源于他对中国科技发展及我国“一带一路”政策惠及其家乡的感慨,他为此乐章起了一个既温暖又有力量的名字。他说,“在我尼日利亚的家乡乔斯镇,中国制造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我们的街道,太多中国制造产品帮助我们提升了经济生产力与生活舒适度。”

在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杨洋精准而富有激情的执棒下,乐团展现了卓越的艺术驾驭能力和跨文化音乐诠释水准,将六个风格迥异的乐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此次《北京印象》的成功创作与首演,不仅是北京交响乐团艺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刘忠禹
网址:六国作曲家联袂创作 北交《北京印象》迎首演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2122
相关内容
凝聚室内乐和昆曲各自的艺术特色 北交联手北昆 上演《牡丹亭·惊梦》北京交响乐团2025—2026 新乐季焕新启幕
指挥家杨洋出任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开启2025-2026乐季新声
北交奏响“过年啦”音乐会
“小而美”音乐会走进商场,北交音乐空间落户五棵松万达广场
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10月燃动京城
视频|北京舞蹈学院原创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在京首演
歌剧《江姐》曲作者之一,96岁作曲家姜春阳去世
鞠小夫联袂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钢琴诗人沉静琴声诠释“大道至简”
张艺、黄滨携手北京交响乐团,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首次在京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