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颁奖:译者传递的是情感思想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24 00:56

尝试不同出版社和译者的版本,体验不同的翻译风格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新书推荐#

11月22日,第十七届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者在北京揭晓。黄荭凭借译作《每个人》(让-保罗·杜波瓦 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摘得文学类奖项,王甦凭借译作《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阿兰·埃伦贝格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获得社科类奖项,而新人奖则由赵天舒获得,获奖译作是《人与神圣》(罗杰·卡约瓦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和众多文学界人士出席颁奖典礼,其中,已有多部著作中文译本在中国出版的法国知名作家蕾拉·斯利玛尼,中国作家、学者李修文和汪民安作为本届傅雷奖特邀嘉宾出席。

本届傅雷奖特邀嘉宾法国作家蕾拉·斯利玛尼。

白玉堂在致辞中重申,即使在人工智能和新型翻译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译者的工作依然不可或缺:“这些技术无法替代人工翻译,因为只有人工翻译才能重现语言的丰富、细腻和精准。”他向在场的译者们表示:“你们不仅仅是把词语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你们传递的是情感,是思想,是故事。”

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董强则强调,当今,翻译的角色越发重要。他指出:“以傅雷奖为例,以几代翻译家的例子为例,我们坚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孤立存在,而要与世界建立联系,没有比翻译家更好的桥梁了。”他还向著名翻译家、首届傅雷奖得主马振骋先生致敬,马先生于日前与世长辞。

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董强。

热爱法国文学已逾三十载的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凭借译作《每个人》摘得文学类奖项。评委会成员认为,它成功再现了原作的灵魂,准确传达了这部融合了监狱生活与往昔回忆的叙事作品所蕴含的戏剧张力。评委会同时高度赞扬黄荭长期以来为在中国推广法国文学所作的贡献。

社会学家王甦凭借译作《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获得社科类奖项。评委会表示:“这是一本以精神病学史和法国社会史为背景的疾病社会学著作。将社会学与精神病学结合的著作在中国还很罕见,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填补了空白。”

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译者赵天舒凭译作《人与神圣》获新人奖。评委会表示:“《人与神圣》的作者罗杰·卡约瓦无论是作为普通人还是作为社会学家的人格魅力都很让人敬佩。他的作品在法国也早已进入了经典的行列。只是之前,在我们中国,对他的众多作品还没有过比较像样的翻译和出版。翻译这样的作品,无疑是一种挑战。学识上的挑战,语言水平上的挑战,耐心上的挑战,而作为‘90后’的赵天舒先生很好地完成了这一挑战。”

自2009年创立,傅雷翻译出版奖坚持每年评选出当年的最佳法译中图书作品,以表彰译者的工作及法语译著对中国文坛和知识界的影响。傅雷奖为纪念伟大的翻译家傅雷先生而得名。作为法译汉文学先驱,傅雷先生曾翻译过巴尔扎克、伏尔泰、罗曼·罗兰和普罗斯佩·梅里美的著作。

本届傅雷奖收到的参评图书多达54部,其中社科类图书32部、文学类作品为22部。今年的评委会主席由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王鲲担任,除了八位常任评委,上届傅雷奖的两位获奖者施雪莹、曹丹红和两名特邀嘉宾李修文、汪民安也参与了终评。

南方+记者 刘长欣

网址:2025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颁奖:译者传递的是情感思想故事 https://www.ashwd.com/news/view/193406

相关内容

2025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揭晓:体现中法思想市场共鸣
2024年傅雷奖入围作品揭晓:将聚光灯打到译者身上
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每个人》等三部作品获奖
第十七届傅雷奖入围作品在京揭晓
第17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揭晓,呈现中国当代译界多样活力
傅雷奖受益于中法文化交流 也推动中法合作走向深入
第15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追寻圣人足迹,感受鲜活灵魂
译者带领读者走进诺奖热门候选作家克尔特雷斯库的《感伤》
新疆“90后”译者结缘茅奖作品《北上》
袁筱一追忆马振骋:他的家是上海有名的文化客厅

随便看看